还
子之还兮①,遭我乎峱之间兮②。并驱从两肩兮③,揖我谓我儇兮④。
子之茂兮⑤,遭我乎峱之道兮。并驱从两牡兮⑥,揖我谓我好兮。
子之昌兮⑦,遭我乎峱之阳兮⑧。并驱从两狼兮,揖我谓我臧兮。
①高亨:之,是也。还,借为還,敏捷。周振甫:还,轻捷貌。
②高亨:峱(nao),齐国山名,在山东临淄南。周振甫:峱山,泰山东临淄县南。
③高亨:驱,急走。从,追赶。肩,兽三岁称肩。两肩即下文的两狼。周振甫:从,逐。肩,三岁的兽。
④高亨:揖我,向我作揖。儇,灵巧。还与儇含义略同。
周振甫:儇(xuan),灵巧。
⑤高亨:茂,美也。周振甫:茂,美满。
⑥高亨:牡,雄兽。两牡即下文的两狼。
⑦高亨:昌,盛壮。周振甫:昌,盛壮貌。
⑧高亨:阳,山南称阳。
⑨高亨:臧,借为壮。周振甫:臧,善,好。
你那么敏捷,遭逢我在峱山中。与我一起追赶两只三岁的狼,作揖于我夸耀我灵巧。
你那么强壮,适逢我在峱山道间。同我一起追逐两只雄狼,向我作揖称赞我好样的。
你那么雄强,相遇我在峱山之南。和我一同追捕两只野狼,向我作揖夸我真善猎。
高亨:这首诗叙写两个猎人相遇于山间,共同逐兽,互相赞扬。
周振甫:这诗的解释有二:一是《毛诗序》:“《还》,刺荒也。哀公好田猎,从禽兽而无厌,国人化之,遂成风俗。习于田猎之贤,闲于驰逐谓之好焉。”《笺》:”荒谓政事废乱。”二是方玉润《诗经原始》:“《序》谓‘刺哀公’,然诗无‘君’‘公’字,胡以其然耶?此不过猎者互相称誉,诗人从旁行不由微哂,因直述其词,不加一语,自成篇章。”
傅斯年:一女子自言逢一男子,其人爱而揖之。
这首诗赞扬一个勇敢又谦虚的猎人。
《诗经译注》高亨
《诗经译注》周振甫
《诗经讲义》傅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