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晚,河南卫视播出了中国节日系列之七夕节特别节目——七夕奇妙游。“每一帧都可做屏保。”“情节紧凑,文化底蕴结合最新技术。”继“出圈”的《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清明奇妙游》《端午奇妙游》后,本场节目依旧好评如潮。(8月14日上观新闻)
“七夕不止谈情说爱,还能传递自立、自信、自强的新时代女性价值观。”原创人员接受采访介绍时说。敦煌飞仙降临龙门石窟,绰约仙子邀舞罗汉金刚。在近两年国潮复兴大势所趋下,河南卫视“不追求流量,不追求曝光,不追求独霸,只想做好自己,做有价值的内容”,凭借“国风新奏”多次出圈,屡获好评,这都源于河南卫视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巧妙结合。然而,对于国风节目来说,出圈获得的流量往往昙花一现,注重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许多网友在《七夕奇妙游》播出后手动
河南卫视,“希望下次节目能够提前做预告,不然总是在微博热搜后才看到节目。”以“奇妙游系列”节目为例,其往往是在电视节目播出后才在微博、抖音等平台发酵,前期“缺位”的宣传造势给观众带来了遗憾。反观湖南卫视、浙江卫视的重点晚会节目,在播出前早已提前造势,借助强大的宣传能力提高知名度,领先各大卫视,赢在起跑线。除了前期预告与宣传之外,寻找合适的广告商合作,也能为节目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恰如故宫文创,正是在传统文化与商业之间找到平衡点,使故宫文化得以可持续地创新。扎根于河南本土文化的“奇妙游系列”节目的特性,决定其无法工业化批量复制,广告商的引入却可因地制宜,比如谋求与当地旅游业的合作。
国风节目还应保护羽毛,维护口碑。《七夕奇妙游》在各大平台引发热烈讨论的当晚,部分插图却因版权问题发生小插曲。虽然最终双方达成和解,但这却给创作者敲响警钟。一次次的“自我超越”值得称赞,但注重创作之余,还应完善版权审核机制,增强节目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在国潮文化驾着科技马车历久弥新的当下,我们不乏一些优质的国风节目,例如央视的《国家宝藏》和北京卫视的《上新了,故宫》,可惜的是,优质国风节目不似某卫视的王牌娱乐综艺节目一般经久不衰。二者的不同结果不失为一种提醒:国风节目,“出圈”仅是起点。
文/赵雨璠(重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