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施效颦的典故如今已经是人尽皆知;
发展至今,甚至很多人因为典故本身,会对“丑人”模仿“美人”这种行为,产生下意识的偏见。
那么这种模仿本身,究竟有没有错呢?
通过中国风水墨动画《东施效颦》,笔者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东施。
并不是所有的模仿都会失败,她是笔者见过的、模仿最成功的东施,与西施不相上下。
首先展示一下东施同学婀娜多姿的背影。
与时下流行的清瘦女子形象不同,咱们的东施长得圆头圆脑圆脸蛋。
走路时晃晃悠悠,像一个蹦跶的不倒翁。
虽然从来没有人夸她漂亮,但是这姑娘依旧十分自信。
平时上街总是走出六亲不认的步伐,高高地昂起自己的下巴,身子一甩一甩,发鬓上还得挂着一朵大红花。
忽然,街上窜出来一人。
直接撞了东施一个大马趴。
这人不看路就算了,撞了人也不道歉。
依旧着急忙慌地赶路。
只留下东施一个人在原地骂骂咧咧。
东施正撒火泄愤呢,忽然又窜出一人。
这次撞得更狠,东施直接化作人形陀螺,当街表演原地转圈。
转到模糊。
停的时候还差点没站稳。
东施:……
超大声地骂骂咧咧!!!
体积大有错吗!
体积大我就应该被撞吗!
超凶.jpg
骂骂咧咧了好一会,东施发现没人理。
他们似乎都被什么给吸引走了。
东施:那我也要看看。
于是飞奔的东施留下了百米冲刺的背影
有一说一,跑得是真的快。
因为冲得太快,到了地方还差点没有刹住脚。
又被笔者截下了一个“站不稳”包。
因为身高原因,原地了好几下,都没能看见里面的景象。
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
东施:既然如此,就不要怪我不讲武德了。
东施围观术之圆脑袋毒龙钻!
从这角度可能看不出来这一招的威力。
咱们换个视角。
看!是不是支棱出来好大一截!
东施露出这样的“迷妹”表情,看到的自然就是西施啦。
西施晾纱。
西施擦汗。
东施:爱了爱了,这个西施太了。
从今天起,西施就是本小姐的新墙头!
自从粉上了西施,东施每天都在暗中观察漂亮姐姐。
今儿西施要去浣纱,东施自然也不会落下。
虽然观众都知道,东施是一个人物。
这座小桥很久可能会遭遇“桥生滑铁卢”。
但当这座桥把西施弹起来的那一刻,笔者还是看愣了。
你“桥”爷终究是你“桥”爷。
能够在这座村子里任职多年,没有两把刷子可不行。
就说这弹性和柔韧度,QQ糖见了都要夸一句“Q弹”。
另一边西施到了河边便开始浣纱。
于是也有了“沉鱼落雁”的场面。
鱼摆摆:就连吐出来的泡泡,爱美女的形状。
而后面赶来的东施,此时也在暗中观察。
享受完来自偶像的远程教学。
西施的觉得它已经掌握了精髓。
然而她的身子却不听使唤。
因为她模仿后的效果是:
西施那边美得鱼儿冒泡。
东施这边美得鱼儿翻肚。
非要说的话,其实这也算“沉鱼”?
其实也不怪鱼鱼这样双标。
毕竟西施浣纱是的:
而东施浣纱是的:
鱼鱼作为专业捧哏演员也是有原则哒。
回到村子,东施一路尾随+模仿。
其中还包括著名的“东施效颦”场景。
这一出直接给村民看乐了。
纷纷笑着贡献出自己的。
光看上面的图,大家可能不理解大家为什么笑得那么开心。
远景看上去虽然滑稽,但是也只是有点憨憨的程度。
但是拉进一看:
东施脸上的每一个五官,都有着它们自己的表达欲。
所谓贻笑大方,不外如是。
事情的转机来得很快也很突然。
村中有一户的房屋突然着火了。
原因是这俩熊孩子白天玩火。
病弱的西施一看到这样的场景。
当场就心脏病发,两眼一翻撅过去了。
危急时刻,东施自然不会学着晕倒。
而是吭哧吭哧扛起水桶灭火。
东施实乃“灭火扛把子”。
浇水速度比起其他村民足足快了1.5倍。
然而即便是众人齐心灭火,却也是杯水车薪。
火势越灭越大,眼看着是救火无望了。
也就是在此时,着火的房子中却传来婴儿的啼哭声。
显然,火场中还有婴儿没有被救出来。
在众人犹豫着是否要奔赴火场救娃时,东施已经冲了进去。
火势很大,在冲进去时,原本摇摇欲坠的房梁都跟着落下。
而直到火势褪去,房屋变成一片废墟。
东施都没有再出来。
所有人都紧紧盯着那堆废墟。
脸上写满了哀痛。
此时,再也没有人嘲笑东施效颦。
东施:先别默哀!
爷还能学!
原来,东施没有领盒饭。
不仅她活着,婴儿也被她好好地护在了怀中。
从废墟中爬出来的她形容狼狈,却没有任何人觉得这样的她滑稽可笑。
这一次,所有村民依旧冲着东施笑。
却不再是嘲笑,而是敬佩与欢欣。
经过这件事,东施也追星成功。
和自己的偶像西施成为了好朋友。
她依旧会模仿西施的一些行为。
但现在的她,已经能够分辨,哪些适合自己。
东施效颦的故事依次出自《庄子·天运》。
“故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东施知道姿势蹙眉很美,却不知道美得并非是“蹙眉”,而是西施;
妄自模仿,于是贻笑大方。
但模仿本身,真的是错吗?
究其模仿的根本目的,其实是想要自己也能够像西施一样好看。
这与现代人追星和模仿明星的行为其实十分相似。
都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所以才会想要追逐对方的步伐、模仿对方的行为。
很多人将“东施效颦”与“丑人多作怪”联系在一起,却忽视了二者本质的不同。
前者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只是不得其法;而后者是想要哗众取宠,却弄巧成拙。
东施的出发点从头到尾都是十分纯粹的“对美的追求”,也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
而努力改变自己的行为,也不应该得到世人如此多的嘲弄。
这部动画所揭露的,就是“东施效颦”这个寓言本身的另一面。
模仿本身并没有错,也不是为人诟病的地方。
甚至究其根本,模仿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
并不是所有的模仿都会失败,而也并非所有的模仿都能一次成功。
成功的背后总会伴随着无数次的试错,动画中的东施,就是在试错之后,才逐渐明白真正适合自己的美。
成为“东施”并不可耻,连做东施都不敢,才是真正的怯懦。
在学会正视自己之前,首先就要明白真正的自己是何种模样。
“东施效颦”之所以会出现,归根结底,也是因为她不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的过程可耻吗?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