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国风?
“国风”二字,源于《诗经》
其中
《风》收录了那个时期十五国的民间诗歌
又称国风
国风之美,翩然而起
从古装仙侠剧的长盛不衰到河南卫视出圈的《唐宫夜宴》《洛神水赋》;从《牵丝戏》到《只此青绿》;从汉服祭礼到《诗词大会》再到频频上热门的古风歌曲;从航天器命名到冬奥会闭幕式演出......
国风无处不在
甚至成为了我们的生活习惯和审美方式
国风,真的火了
纵观古今,放眼寰宇
四大古国中唯有华夏文明从未断绝
长达数千年的华夏文明,也历经了无数的演变和传承。
宋代的风雅令人为之向往,文人雅致的生活成为风尚。这个古典美学的高峰,至今让中国人念念不忘。
唐代的审美雍容华美,一个诗歌的王国带来了文化复兴的繁盛。唐文化,仿佛有着千年不衰的生命力。
明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由盛而衰,尽览风华......
(新津实验高中艺术节演出照片摄影:梁敏庆)
汉服,是国风文化的一种呈现方式。
作为崛起中的中国风最具标志性的组成部分,充分体现出了极致的东方美学。
它曾在年前消失了,如今却在近30年突然强势回归,成为当今时代的穿衣风潮。
所有过去,皆是未来,那些古老文明正在成为全新的文化符号。
当国风吹到四川,蜀国文化尽显风华
“袍行阆苑,汉服中天。”
阆中距今已有2多年的历史
是一座历史悠久、文脉厚重的古城
今年三月,汉服爱好者聚阆中古城“以服会友”,千年古城阆中再现汉服文化纪。
方文山在致辞中说,壮衣冠之美服曰华,拥天地之大国称夏,传炎黄之民心系汉,著交领之邦尚华服,是为华夏汉服。
当我们身着汉服漫步古城,体会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底蕴,定能深深感受到那传承在血脉中的精神和风骨。
国风盛行
是文化自信的回归
它越来越美了
是那种有着生命力的美
它传承千年
从文化的大树根系里绵延
绽放出绚丽多姿的光芒
国风之美,又岂止一面
它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与审美方式
越来越多的“Z世代”年轻人主动拥抱传统文化
探索和创新传统文化之美
今年,成都欢乐谷再度携手敦煌美术研究所,以全新“赛博敦煌”理念落地西南首座“唐朝梦录·敦煌谷”。
当科技融入千年文化,今年国风潮玩节再一次被赋予了新的色彩。
成都欢乐谷以中国传统文化为骨,结合赛博主题,融合打造集八大敦煌IP展陈、华服大秀、国风潮舞、国风红人NPC、情景大剧、大唐古市游园等为一体的主题潮玩聚集地。以创新视角输出传统文化,呈现一场别具一格的国风潮玩盛宴。
这里不单单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场古与今的对话。
飞天起舞、翩若惊鸿,引得全国各地的汉服同袍们纷至沓来,开启“寻梦”之旅。
在新一代年轻人眼中
国风不再是老气传统的符号
更是一种新鲜的生活方式
和正在进入国际的时尚浪潮
对于四川而言文化即是锦官城之繁花它是发展之外相映射出活力与自信《四川省“十四五”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促进巴蜀文化繁荣发展、建设文化强省”的总体目标,着力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地,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发展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值得一提的是年春晚节目《只此青绿》幕后的总编导周莉亚来自四川,可以说这个节目一经面世,就自带着四川的基因。《只此青绿》绚烂的舞姿,在背景中逐渐勾勒出如诗如幻的无垠山河,那端庄、沉静、冷冽的“青绿”之色,在人心底留下久久不散的余韵。虎年春晚《只此青绿》舞蹈火了让喜爱舞蹈的人惊艳中国风古典舞韵在舞台画面呈现刹那,便让观众秒进了图画里意境:泛黄的舞台背景象一纸千年画卷浸染在岁月的陈旧里,在舞蹈演员拧倾、屈伸、俯仰、纵横的形体变幻中慢慢展开。把这幅“千里江山”图或磅礴大气群峰叠嶂、或烟波浩渺江河无际、或林静风止亭台楼阁、或小桥流水村寂人稀,用舞台艺术形式带领观众走进九百多年前的江山如画中。清风拂明月,山海有相逢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将于年10月再次展卷成都三次相逢,定不负期待!国风“火起来”的背后也是传统文化的“活起来”了瑰丽多彩的中华文明,与现代潮流的相互碰撞,正逐渐让国风成为当代新一轮的流行元素。这个延续数千年的东方美学,正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国风才是最顶流这,是国风这,也是文化自信-END-图片及部分内容来源:阆中古城、成都欢乐谷、域上和美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