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本文转自:河南日报□本报记者李凤虎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刘梦珂“汉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在体现,这也是汉服文化受到越来越多人热捧的原因。”8月3日,身着汉服的袁霜斌面带笑容,滔滔不绝地向记者讲述汉服的“魅力”。年出生的袁霜斌酷爱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汉服。在商丘读大学期间,他创办了学院汉服社,经常举办各种汉服文化活动,宣传汉服文化。汉服是以华夏礼仪文化为内涵发展出来的民族服饰,承载了几千年的礼仪、规矩等特殊意义。“汉服文化深厚,我非常喜欢,我要把它当成一辈子的事业去做。”袁霜斌说,年,他在商丘开了第一家汉服门店,聚合了一些汉服爱好者。有礼仪之大,谓之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举办汉服超模大赛、着汉服过端午、穿汉服祭祀民族英雄……年5月,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汉服专业委员会成立,袁霜斌担任秘书长,经常举办汉服复兴和文化展示活动。他坦言,几年前汉服爱好者比较少,而且在商丘只有高校内才有汉服组织。每到举办活动时,大家穿着汉服走在大街上,总会迎来异样的目光,经常有人说:“怎么穿着这样奇怪?”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汉服,不仅成了年轻人的热潮,六七十岁的老人也非常热爱。“现在我们协会覆盖了10万以上的河南汉服爱好者,我的公司目前合作汉服品牌有多家,线下经销商多个。公司营业额从年的十几万元,到年已经突破千万元。”袁霜斌说。汉服爱好者互称“同袍”。这个词源自《诗经·秦风》名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每当中国传统节日来临,袁霜斌和汉服爱好者都会穿着各式汉服,出现在街头和公园。袁霜斌说:“现在许多年轻女孩,都有自己的汉服。我们热衷汉服,于潮流之外,更是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是基于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的文化自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