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潮音贴地气而又能到处装的音乐,看

其实,关于《中国潮音》的推广文字和文章,我早就看到过了,只是当时一看这个“潮”字就很反胃,觉得它和那些没有品位且又唱又跳的小鲜肉相关联,于是,就把它关在了自己的视听大门之外了。可偶然的某一天,我手欠点开了这个节目,看到张亚东、薛之谦、大张伟和毛不易了,然后我就准备接着再看下去。看下去之后,我才知道我之前错怪这档综艺节目了。原来这是一档电音与国风相结合的编曲实验类节目。

《中国潮音》封面

因为之前我就看到过《即刻电音》节目,我觉得《中国潮音》与《即刻电音》最大的不同,就是前者凸显国风音乐。真的,不怕大家笑话我,第一期节目的作品里,有两、三首作品让我没能忍住眼泪,哭了。的确,哭了,那种哭,真是一种享受。并且这些编曲高手们,有来自之前《即刻电音》的选手,比如,村长蒋亮、Anti-General等;还有来自中国好声音的选手,比如,潘虹。好,小编就跟各位分享一下自己的视听感觉吧。

五大乐府令

第一对PK的选手是乐玲珑和裁缝铺。开始乐玲珑表演时,人们都以为胜出的必然是她们这个组合呢,可是没成想后面裁缝铺的作品更加让人迷恋且欲罢不能。尽管,乐玲珑在编曲配器用了那么多世人少见的乐器,但从最终的呈现来看,她们还是显得过于高大上了。现代与国风的融合在她们这里体现为西洋乐器和民族乐器的融合。但是,以《生如夏花》作为编曲素材,在视听呈现上,还是不太国风。

乐玲珑乐队

反正小编并没有被打动。反倒是裁缝铺的《梅花三弄》更让小编潸然泪下。两支乐队对于氛围的营造都特别下功夫,但是裁缝铺却真正走入小编的内心。作品中的那种境界,让小编想到了萧索、零落古诗词意境;想到了“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接着小编就忍不住地哭了。这其中的关键是,配器相当简洁,音乐背景也显得更加怅然、寂廖,听完这个曲子,一种强烈的失落感油然而生。

裁缝铺组合

第二对PK的选手是Anti-General和DC组合、凌西。Anti-General这个作品的艺术手法,绝对没得说,但这个《彝族电子舞曲》对旋律对小编来说可能是过于陌生了吧,所以免不了产生疏离感。最关键的是还没有人声。总之没有打动到我。反倒是后面《浮躁》里凌西的唱腔让小编听起来特别的嗨。真的,西藏的震谷,我听到很多年了;蒙古族的长调发声,我也听了好多年了,但是这种南方少数民族的唱腔倒是带给小编不一样的清新享受。

DC组合和凌西

凌西对于各个腔体的控制相当熟练,时而鼻腔,时而头腔,时而口腔,更多的时候还是在鼻腔与头腔之间来回徘徊,这几种共鸣点来回转换的声音太好听了。别看它改编自王靖雯的原唱作品,但是凌西的唱功和音色比王靖雯要好听得太多了。张亚东却指责他们在民族元素上给得太多了。而小编则认为给得太少了,这样的民族唱腔在歌坛应该更多一些,流行歌曲里更应该多吸收一些这样的声乐元素。但是音乐人们能够做到吗?

Anti-General

第三对PK的选手是PANDA组合和玉兔轰炸机。应该说这两组选手我都不喜欢。前一个作品《踏山河》用力很猛增,所有国风、电音的技巧差不多都用上了,而且没有任何一个元素是突出的、亮眼的。可以说其中的大部分技巧对观众来说都不是什么新鲜东西了。这已经是一种规律了,编曲中大路货技巧越扎堆儿就越显得尴尬。而《锦鲤抄》呢,就更没听出什么惊艳之处了,它只是一首普通的国风歌曲而已。

闪闪和阿弗娄

第四对PK的选手是闪闪、阿弗娄组合和苏阳、薛天龙组合。说句没出息的话,这两个作品我都特别喜欢。阿弗娄那种妖冶、摇曳的声音,简直就是一剂药效猛烈的麻醉品,让人上瘾并且欲罢不能。其中刻意加长的节拍和随意的转音,让人幸福得想哭。后来小编真的听哭了。至少这个作品我反复听了四、五遍。就像小编上面所说的,听这首歌,边听边流泪,绝对是人世间最美的一种精神享受。

音乐人苏阳

《胸膛》这首作品,让我想到了三个关键词:粗犷、质朴、扎实,这完全是西北汉子的风格与人格写照。这个作品在编曲配器上更加简洁,好像连电音都没有,只是一把吉他、一个和声,然后那条酸楚的、悲凉的河流便一路直奔观众的心灵而来。特别是那一段吉他的低音和弦,让人真有大声哭一场的冲动。而当苏阳粗犷的嗓子冲着观众那么野野地一喊,很多人的眼泪就忍不住了。听了这个作品才发现,有时情怀、情感比唱功更加重要而关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