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氏一首诗语言优美传唱千年,被誉为开

公益中科 http://nb.ifeng.com/a/20180503/6548169_0.shtml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国风·周南·桃夭》是《诗经》中的一首诗。这首诗非常有名,即便只读过很少几篇《诗经》的人,一般都会吟诵几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现代学者认为这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全诗三章,每章四句,通篇以桃花起兴。从桃花到桃实,再到桃叶,三次变换比兴,勾勒出男婚女嫁一派兴旺的景象。

古人通过桃花似的外“美”,巧妙地和“宜”的内“善”结合起来,表达着人们对家庭和睦安居乐业生活的美好向往。

全诗语言精练优美,不仅巧妙地将"室家"变化为各种倒文和同义词,而且反复用一"宜"字,揭示了新娘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也写出了她的美好品德给新建的家庭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和谐欢乐的气氛。

写过《诗经通论》的清代学者姚际恒说,此诗“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并非过当的称誉。

诗经全解京东好评率98%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旗舰店¥44.2购买

默默的读几遍,然后展开想象的画卷,你会看到千年前,在那桃花“灼灼”的桃林中穿过,摇曳着艳丽的桃花,婀娜着多姿的桃枝,似乎有醉人的馨香随风扑面而来。

但你分不清这是什么香,因为你仔细去看,在桃花丛中,隐约着一个款款移动的女子,少女的清香与花香混揉在一起。

细细想来,从古至今赞美桃花的诗词数不胜数。如,如魏晋阮籍《咏怀·昔日繁华子》:"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

唐代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北宋陈师道《菩萨蛮·佳人》词:"玉腕枕香腮,桃花脸上开。"但似乎很少有诗人来赞美它的果实“桃”。

晨早散步湖堤,白鹭翩翩,蝉鸣高树,十里横塘,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不知名草虫低吟浅唱。

过小桥,清凉的空气中似乎夹杂着丝丝清甜的香味,沁人心脾。走进一看,呀!原来是竹篱中,桃树上的水蜜桃成熟了,它褪去曾经的青涩,个个白里透红,肤白貌美。

感慨之余,吟一首小诗与各位看官们分享。

屋舍竹篱东,园桃映日红。

高枝承晓露,熟果醉熏风。

花发见春草,子成归塞鸿。

年年如有约,从不负初衷。

——诗/飘雪依依《闲步偶得》

如何填词和填词技巧,感兴趣的诗友可以看下《诗词写作实用教程》,会对您诗词写作水平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诗词写作实用教程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28.7购买

《桃夭》是三百零五篇的第六篇,不能不说它在《诗经》中的地位是很为突出的。

自古,漂亮的女子总是受到超常的宠爱,文学更是不吝字墨,推波助澜。无论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还是“玉腕枕香腮,桃花藕上开。”,读起来,总不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更意浓神近,耐人玩味。

《文心雕龙》:“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总之,这首诗虽然并不长,但有它独特的个性,并且体现了先民社会特有的那些礼俗和风情,给后世的文学创作以营养。

《桃夭》是中华民族延续到现在的喜庆与祝福,就是今天,我们也同样祝愿着如桃花般的女子,“之子于归”,能够生活美满,家庭幸福,“宜其室家”。

各位看官,小诗赏读完了,还有哪些写桃花、桃实的诗词佳作呢?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互动、分享。如果喜欢小女子的作品,请帮忙点赞、推荐,留言或转发,谢谢啦!!!

夏日紫薇:一首句句如画,一首诗人与花“相看两不厌”,幽默风趣

月下的花儿都入梦,只有那夜来香,吐露着芬芳

-END-

作者:飘雪依依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5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