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青砖的联排骑楼,
遇上色彩斑斓的满洲窗,
再加上冷灰色老牌匾和满街古色古香的红灯笼……
桂城德鸿文汇创意园。珠江时报记者刘贝娜摄
若不是店铺传来现代音乐,
人们身穿现代时髦的衣着,
不小心闯入这里的你,
一恍惚还以为自己回到了民国时代。
桂城德鸿文汇创意园。珠江时报记者刘贝娜摄
这里是地处南海桂城华翠南路的
德鸿文汇创意园,
其前身是一处废旧工厂。
桂城德鸿文汇创意园。珠江时报记者刘贝娜摄
年,这片占地面积约2.6万平方米的旧鞋厂加入升级改造行列,在不动房屋结构的前提下实施美容工程,摇身一变成为富有岭南特色的花园式联排别墅办公园区。
桂城德鸿文汇创意园。珠江时报记者刘贝娜摄
城市更新,为谁更新?
你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
桂城德鸿文汇创意园。珠江时报记者刘贝娜摄
南海区东二社区党委书记杨再兴
升级村级工业园、发展新经济后,环保压力大、土地产出低、租金收益低等问题都解决了,社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如今创意园地块的租金价格增加一倍多,朝着打造国家级孵化器和国家级众创空间的方向走,未来一定更值得期待。
破烂旧厂房的“重生”
德鸿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民国时期的洋楼建筑,佛山就一个,拒绝千篇一律的态度,让它成为佛山又一新地标。
桂城德鸿文汇创意园里的办公园区。珠江时报记者刘贝娜摄
将岁月的指针拨回年前,却是全然不同的一番景象。佛山市德和物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郭泽锦介绍,创意园的前身是骏力鞋厂的旧厂房。
东二社区位于南海桂城核心区,随着城市治理的推进,周边现代化小区林立,环境优美,村民日子越过越好。然而在这个片区却有一片村级工业园,与日新月异的城镇面貌格格不入。
作为一位多年从事医疗器械行业,对经济市场有着敏锐触觉的民营企业家,郭泽锦看好桂城未来总部经济、创意经济的发展前景,年一举拿下了该项目,全体股东以自有资金先后投入超1亿元到德鸿文汇创意园建设改造中。
桂城德鸿文汇创意园。珠江时报记者刘贝娜摄
改造初期,关键一步是定调。“看了鞋厂旧址,设计团队的灵感马上来了。在资源最大化利用的理念下,我们决定不改变原有结构,将低矮厂房小幅改造为骑楼风格商业载体。”郭泽锦说,另一个考虑是,极富地域特色的骑楼建筑,充分切合南海岭南水乡的底蕴与风情。
桂城德鸿文汇创意园。珠江时报记者刘贝娜摄
经过多番调研,以岭南天地、广州上下九等建筑为蓝本,设计团队将外墙改为红砖灰瓦,原本平整的楼顶改成“镬耳墙”,内部腾出约2米宽的骑楼走廊后,空间重新修葺成为创意办公空间,整体建筑群呈现民国时期风格。建筑物之间的连接通道设计成了“文德巷”“崇文巷”等佛山旧时的巷名,展示出“崇文尚德”的岭南味。
桂城德鸿文汇创意园。珠江时报记者刘贝娜摄
在一片青砖骑楼中,有幢“红房子”别具一格,把岭南民俗和水乡生活等场景都“搬”到了墙上;某个转角处秒变“现代工业风”,闪现铁质楼梯、高级灰墙……这些设计,创造了一种老旧却又摩登的视觉效果。
桂城德鸿文汇创意园。珠江时报记者刘贝娜摄
在这里,看得到年轻人在简餐馆拍照打卡,住了几十年的老邻居闲适漫步;也看得到创客在办公空间里“孵化”梦想,文艺小店在红墙白瓦中蓬勃生长。自年初改造完工以来,目前德鸿招商面积已完成近80%,预计年内达%。”郭泽锦说,希望能打造成为村级工业园改造的标杆性项目。
德鸿文汇创意园一二期总体效果图
3年内为桂城带来超1亿产值
在环境提升的同时,德鸿文汇创意园还将全力打造国家级孵化器和国家级众创空间,构建完善的企业创业、成长孵化体系,带动片区经济发展;让创业者既有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优雅工作环境,也能在企业经营上有更好的营商环境及服务支撑。
桂城德鸿文汇创意园。珠江时报记者刘贝娜摄
按照定位,德鸿文汇创意园业态以企业总部、科技研发企业、文化创意产业为主,致力打造“科技、文创互融创新产业孵化平台”,目前的入驻者多是初创企业。
桂城德鸿文汇创意园里的办公园区。珠江时报记者刘贝娜摄
郭泽锦介绍,接下来,德鸿还将为初创团队提供公共技术服务、特色运营服务、综合科技服务、金融投资服务,帮助初创团队走得更稳、走得更好,“上述服务体系或将随着德鸿文汇创意园二期建设的完工,在未来两年配套到位。”
来源:珠江时报
文:珠江时报记者苏绮玲通讯员黄健娥
图:珠江时报记者刘贝娜
海报:王崇人
编辑:丁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