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乐府汉乐府民歌有些什么特点

北京中科白瘕风 http://pf.39.net/bdfyy/bdfjc/

谈及汉乐府你是不是和小编一样《长歌行》马上浮现眼中,其实《长歌行》只是选自汉乐府中的一首诗。今天小编查阅资料为大家简单介绍下汉乐府。

乐府,本意就是音乐机关。这种机关,大概建立在秦朝,汉朝继承了下来。到了汉朝,它的任务主要是训练乐工、谱曲、组织歌舞表演。汉武帝时候,还大量收集民歌,编写歌辞。乐府机关所收集、谱曲的民歌、谱曲演唱的文人歌诗,都叫做乐府诗,也简称乐府。

汉代乐府诗的精华,大都在乐府民歌。这些民歌在我国诗歌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主要特点有:现实主义传统的发扬光大:我们翻开诗史,可以看到国风以后,春秋末到汉武帝四百年间,没有几篇象样的现实主义作品。就是屈宋之后,六七十年间,诗坛也是异常寂寞的。屈原创造了骚体诗,已被汉代的文人发展为骚体赋,继而又变为汉朝大赋,不论从内容上和形式上,都走进了死胡同,几乎与现实主义绝缘了。但诗歌的现实主义的传统并没有断了线,而还是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在发展,但不是在文人诗坛上,而是在民间,在乐府民歌中。

汉乐府民歌虽然仅存四十多首,但农民、城市贫民、游民、士兵、病妇、孤儿的生活,社会的主要矛盾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反映。《妇病行》描绘了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一家;《东门行》通过对劳动者走投无路、铤而走险、拿起武器为生存而奋斗的叙述,揭示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真理;《战城南》、《十五从军征》反映了战争的负担者、牺牲者的灾难;还有表现妇女被人遗弃的《有所思》、《上山采蘼芜》,表现反抗权贵侮辱的《陌上桑》、控诉吃人的封建礼教的《孔雀东南飞》等等。这些“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作品,就是国风“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精神的发扬。所以余冠英先生说:“《诗经》本是汉以前的乐府,乐府就是周以后的《诗经》。”对现实反映的广度与深度上,汉乐府民歌都有超过了《诗经》国风的地方。

叙事诗的飞跃发展:在汉以前,抒情诗比较多,而叙事诗是比较少的,写得好的就更少了。但到了汉乐府(民歌)叙事诗猛增,在诗坛上占了主要位置。不仅数量多,而且思想性、艺术性都比较强。汉乐府民歌中的名篇,几乎都是叙事诗。这和叙事的形式能够更好地表现现实主义的精神、能更具体地反映现实是有密切关系的。在叙事手法上,汉民歌也比较多样,如在剪裁方面,有些选取一个场面,有些选取一个情节,有些甚至写了一个完整曲折的故事,都是经过作者精心付度的。又如安排诗中人物对话,从对话中去展现情节的发展,表现主题,也是这时期民歌的普遍形式。长诗固然如此,就是短短几句的《东门行》等也不例外。这是在叙事中刻画人物的个性的一种重要的手法。至于比兴、烘托、夸张、拟人等修辞法的运用就更常见了。《孔雀东南飞》可说是这时叙事诗中的一篇登峰造极的杰作。

此外,句式灵活多样,语言平易质朴,但含意深远,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也是汉乐府民歌不可忽视的一大特点。

希望通过小编的整理能让朋友们更深入的了解汉乐府,小编欢迎您留言提出宝贵意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5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