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朱丽珍实习生应哲怡
什么是国风文化?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延禧攻略》中那些精美的非遗绒花,就带有浓浓的国风气息。随着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旺盛,文化产品形态也越来越丰富。IP开发热潮的到来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的必然体现。与此同时,随着中国人文化自信的觉醒,国风新势力崛起,当国风遇到IP时代,将会碰撞出更绚烂的火花。
10月16日,一场《IP时代国风跨界论坛》,以IP为基础内容,探讨国风产业与文博、影视、游戏等不同概念融合发展趋势,旨在将IP内容全方位渗透到产品设计、生产、销售以及产业平台建设中。
通过饰物展现美好生活,理念和技艺都在传承
马燕如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部专家,从事考古文物保护工作30多年,带来了江口沉银的发掘往事。
“江口沉银是世界范围内水下考古的一大壮举。这个考古发掘来自于三百多年前的一段童谣。”虽说听起来像《盗墓笔记》,但考古并不是盗墓,也不是简简单单把墓挖开,“水下考古要把水抽掉,把沙石挖开,从江底一点点搜集发掘文物,工作是相当辛苦。”
在江口沉银的发掘中,光金银饰件就有三万余件。
“当时立项修复的饰品是80多件,那时压根不知道大体是个什么东西,经过修复可以看出是手镯。”马燕如说,通过所有的发掘研究分析检测,才决定用什么样的手段进行保护和修复,通过技术手段让文物重放异彩。
修复之后的精美文物,背后有很多IP故事,能看到古人的智慧和审美。
“一个寿桃,制作方面有它的构思,不像现代化工业产品是套用模子,古人的每个器物都有独特的思考。”马燕如提到了一件石榴形的首饰,细密的花丝工艺活灵活现,把石榴的体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古人通过巧思设计和精美工艺,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融入到饰件当中。
而如今很多传统技艺都得到了传承,“通过饰物对生活的祝福、美好的追求,一直保持到现在。”
数字时代,动漫IP迎来新发展
一个优秀的IP其中承载着丰富的内涵及可能性,通过多元的开发、创造、管理,可以唤醒IP活力,给予其更大的生命力。恺英网络副总裁、IP授权负责人王伊千解读游戏IP如何全栖化。
“我们开发了东方玄幻题材的电影、小说、剧本杀,也对《蓝月纪元》这本小说进行了开发。”为什么要花时间在小说上?王伊千解释,IP知识产权需要明确的确权,而文字作品是IP的源头,“所以我们对于IP源头的补充,到漫画、动画、真人影视剧才会有据可依。”在后期,也会尝试和非遗文化进行紧密联动,支持传统文化的传播。
在数字时代下,知识产权的革命也随之到来,动漫IP在新时代下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浙江中南卡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沈玉良通过数“智”赋能,进行了动漫文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探索。
“在数智时代,动漫跟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创新,我们也做了很多新尝试,比如通过新基建,实现互动表演和协同制作,通过人工智能、云计算、5G等,实现在不同终端同时实时工业化、标准化、数智化的协同制作。”沈玉良也很看重IP,公司也拿到了中国航天、故宫等相关授权,希望支撑传统IP发展,“之前的动画是卖作品、卖片子,在新的数智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
围绕国风国潮IP崛起趋势及发展之路,敦煌研究院专家谢成水、流烟昔泠品牌负责人杨俊、电魂网络IP投资部总监常胜、星旅商业旅游文化总经理邵腾、上海时代卡通研究院院长武力、浙江美视众乐CEO章燕君等围绕相关话题进行了一场圆桌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