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习诗经第30天诗经

盖脱林肤色遮盖液(笔形) https://m.39.net/pf/a_r9ncnpc.html
学习《诗经》第30天。《终风》是《诗经》《国风》第三节中《邶风》的第5篇,《终风》是一位妇女写她被丈夫玩弄嘲笑后遭遗弃的诗。1.女子哀怨不获所爱。一说卫庄姜伤所遇不淑。2.终风先秦:佚名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终风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愿言则嚏。曀曀其阴,虺虺其雷,寤言不寐,愿言则怀。3.1.终:既。暴:迅疾。终……且:既……且。诗人以疾风兴丈夫的狂暴。2.则:而。3.谑浪笑敖:戏谑。谑,调戏。浪,放荡。敖,放纵。4.中心:心中。悼(dào):伤心害怕。5.霾(mái):阴霾,大风刮得尘土飞扬;空气中悬浮着的大量烟尘所形成的混浊现象。古人称为“雨土”,诗人以此兴丈夫心理阴暗,爱情转移。6.惠:顺。然:语助词。7.莫往莫来:不往来。8.曀(yī):阴云密布有风。9.不日:不到一天;不见太阳。有,同“又”。10.寤:醒着。言:助词,无义。寐:睡着。不寐:难以入睡。11.嚏(tì):打喷嚏。民间有“打喷嚏,有人想”的谚语。12.曀曀:天阴暗貌。13.虺虺(huǐ):形容雷声。14.怀:思念。4.那日狂风疾驰,他见了我就满脸欢笑,他对我戏言调笑,玩笑胡闹,调戏放荡瞎胡闹,心里悲伤多烦恼。那日风起尘扬,他又欣然顺我意来与我相会,如今不来又不往,思绪绵绵怎能忘?思绪悠悠令我哀。那日风起云涌,我辗转反侧无法入眠,喷嚏连连,定然是他对我的思念不断,长夜醒着难入睡,但愿他能将我想。那日乌云满天,雷声轰隆开始响,不禁想起远方的他来,夜不能寐,思念之情涌上心头,愿他一般思我之心满怀。5.《终风》以暴风来比喻那薄情多变的男人,是很形象的。一个像风一样的男子,将血液溶解到风里的男子,甚至自我到让人无力去指责他自私。《终风》前两章是女子回忆过去与男子相处时的情景。无论天气如何都不能阻隔二人相会。而后两章,对应着阴霾的天气,着重写女子思念男子的情形。由全诗可知,《终风》是通过自叙的方式,含蓄的手法,委婉曲折地表现出一个痴情少女对自己爱人的炽热情思,刻画了一个既对男子有少许怨尤,又充满美好愿望,同时还具有复杂细腻情感的纯朴少女形象。全诗四章,写出了一位妇女对丈夫既恨又恋的心理过程。每一章语气都有一层转折,层层递进,将一种既怨又恨又思恋,既知无望有割舍不下的矛盾心理表达得委婉尽致。诗以女子的口吻,写她因丈夫的肆意调戏而悲凄,但丈夫离开后,她又转恨为念,忧其不来;夜深难寐,希望丈夫悔悟能同样也想念她。其感情一转再转,把那种既恨又恋,既知无望又难以割舍的矛盾心理真实地传达出来了。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认为是庄姜遭庄公宠妾之子州吁的欺侮而作。朱熹认为庄姜受丈夫卫庄公欺侮而作。现代学者一般认为,此诗写一位妇女被丈夫玩弄嘲笑、遗弃的遭遇,当出自民间歌谣,与庄姜无关。全诗各章都采用“比”的表现手法。陈启源指出其比喻的特点:“篇中取喻非一,曰终风曰暴,曰霾曰曀,曰阴曰雷,其昏惑乱常,狂易失心之态,难与一朝居”(《毛诗稽古编》)。因比而兴,诗中展示出狂风疾走、尘土飞扬、日月无光、雷声隐隐等悚人心悸的画面,衬托出女主人公悲惨的命运,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这在古代爱情婚姻题材的诗歌中是别具一格的。爱风一样的人,从开始就注定了一生漂泊。无论你做原地守候的稻草人,还是随他同行的飞鸟,一样都是辛苦的。也许等他倦下来,到达他的目的地时,你已丧失了爱他,同他共守的热情。那么此后千山万里路,你要做好独身遣返的准备。没有失败的感情。不是你不好,不是他不好,你们只是不适合。《终风》的情节,不由得想起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小说中的范柳原和白流苏都是调情的高手,他俩都抱着目的开始爱情交手,范柳原想赚取白流苏的芳心,而白流苏也想赚一个冤大头结束自己下半生的漂泊。结果呢,彼此调情,彼此精于算计,都不想真心以对,爱情变成一场没有休止的拉锯战。倒是最后的一场战争成全了他们的爱情。在这里,调情只能让感情陷入困境,而爱情则可以把平凡变伟大,把瞬间变永恒。《倾城之恋》中在那生死攸关的瞬间,他们没有了挑逗与算计,彼此唯一的心思就是希望对方平安,为此甚至想要付出自己的生命,如此才终于断定两个人的相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