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孙郡?年初,河南卫视以一曲《唐宫夜宴》惊艳全国。壁画般的舞台,唐俑为原型的仕女,在古琴声梦回大唐。网友评价,这才是真正的中国风。与此同时,华服秀《山水霓裳》却备受质疑。一方面是传统纹样和传统手艺的叠加,另一方面,是类似文艺复兴时期的拉夫领、酷似古希腊神仙的发饰,即西方的审美加上东方的元素。这,究竟算不算国风?什么才能称之为国风?人们向往的中国风又是什么模样?今天,是第16个文化与自然遗产日。借着盛夏煦暖的风,与你谈谈,我们心中的最美中国风。图片1.2|柏文?风从何处来?何为国风?“国风”二字,源于《诗经》。其中,《风》收录了那个时期十五国的民间诗歌,又称国风。但今天的国风,没有人能给它一个完整准确的定义。它是华夏服饰的还原,是带有唐宋雅韵的歌舞,是对宋朝的茶盏、明代的花瓶的复刻,还是代代相传的老手艺?图片1.2|茶之路马岭?有人说,国风当如遥远岁月里的诗歌一般,带着真情实感,又深深扎根于你我脚下的这块土地。正如诗人泰戈尔所言:“古老的种子,它生命的胚芽蕴藏于内部,只是需要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播种。”国风,一国之风。风从何处来?从旧时的传统,从文化的大树根系里绵延、生发而来。图片|茶之路马岭?为何它们不是国风?也许,有人会问,是不是所有传承传统文化的都可称之为国风?那可未必。这几年,不少时尚品牌也喜欢走“中国风”。例如在包包印上几个汉字“我爱你”,把十二生肖做成项链、手表等等,即使将中国元素大幅度地呈现,依然有一种格格不入、不明所以的感觉,还会被网友调侃辣眼睛。图片1.2|沐心茶室?为什么这样的设计不算国风?其实,一提到国风,可以有外在和内里两方面。外在,是诸如纹样、材质、工艺等表达,更为具象化,是形式上的传承。内里,则是背后的文化内核和审美情趣,它很难用一个标准去说,可是,有些美,你一眼望去便知道它是属于中国的美,如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贾玺增教授,曾对中国风时装说过一句话:“更多指的是一种感觉,似有似无之间,不是具体的中国式样。”同理,将元素粗糙地铺排、生硬地堆砌,不是真正的中国风。它也不美,因为缺乏对中国美的理解,有形而无神。国风之美,在其神韵、风骨。国风,它不老最近,“中国街拍”火了,在海外短视频平台播放量达12亿。小伙子一身白衣,衣袂飘飘地玩滑板。身着汉服的姑娘们,化着唐妆,走过街头,如从古画中来。还有老大爷戴斗笠披蓑衣,一个回眸,风淡云轻又帅气十足。美得各有千秋,却又一脉相承。不少老外也学着穿起了马面裙,戴上了步摇……对他们来说,这可能是从未了解过的中国。图片1.2|阿乆?这样的国风,对于我们自己来说,也带着新鲜感。提起传统文化与美学时,生活中不少人的印象,仍停留在老气横秋、要被拯救的阶段。“传统”有世代的传承,有岁月的记忆,但厚重,不代表沉重。向传统学习,不是要学老,而是要学美,且立于当下。顾随先生曾说:“你不要留恋过去,虽然过去确可留恋;你不要希冀将来,虽然将来确可希冀。我们要努力现在。”任何一种美,如果只有昨天,没有今天,便也没有明天。所幸的是,有很多人已经在努力。图片1.2|柏文?千面,国风来自上海的“自得琴社”,是一群热爱国乐的后。他们做古曲新编,寻制拍摄古画视频,几乎每个作品都出圈。比如《哆啦A梦之歌》,是他们用中国传统乐器的古琴、古筝、巫毒鼓、哨笛、小打翻奏的。一开始也遇到不解,“古典与动漫,是不是很违和?”“古琴难道不是高雅的吗,变成流行有用吗?”“翻奏莫不是丢失了根本?”艺术总监唐彬却觉得,如果被改编就会破坏韵味,那也太脆弱了,可不要小瞧古琴的生命力。他说:“创新不是抛弃旧的东西,而是让旧的好的东西在这个时代再活一次。”在广州的90后姑娘陈粉丸,她用双手剪出了一条粉红色的龙,层层叠叠,灵动地盘旋在柱子之间。剪纸,对很多人来说,便是过年时张贴的大红窗花。但粉丸说:“传统的剪纸艺术是阴阳镂空,能改变的只有图案纹样。如果做成立体,就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于是,她给那个作品取名为《不息》。有生命力的美,才能生生不息,春生夏长。〈〈左右滑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8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