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文创,一个缺失灵魂的躯体

关于猫的招财功能起源,唐代段成式著《酉阳杂俎》曾写道:“猫洗面过耳则客至”,招财猫的形象跃然纸上;由可以确定至少在一千年前的唐代,中国民间就有此一习俗了。年,在陕西岐山南北朝时期窟龛群中发现多年前的“招财猫”雕像,将招财猫的起源进一步推前。这只类似“招财猫”造型的猫型石雕——这只猫不仅有凹凸有致的眼睛、胖胖的身体和翘起的长长尾巴,而且还呈现蹲坐姿态,一只前爪放在地上,另一只爪子似乎在向人招手。“表明那时日常生活中就已经有猫存在了。”

其实对于招财猫的出处,想必非常多人在心目中都已经给贴上一个标签:MadeinJapan,不是说国人过度的崇外,只是有时我们必须坦诚的承认,在文化传承与推广这块,其它的国家做得比我们好。他们比我们自己更清楚的知道,这些东西,就是一座金矿。

从文化摆件,到影视作品,到奢侈品,甚至衣食住行,越来越多的来自世界的品牌为了迎合中国群众的口味,他们做着:将自己的产品,包上一层中国文化艺术的皮囊,再兜售给国人。

这里就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们要拿着我们辛苦挣来的血汗钱,去跟外国人,购买具有我们中国文化特色的产品呢?难道咱们自己就不能争气点吗?

其实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文化产品,有的。但是你买吗?

为什么说国风文创,是一个缺失了灵魂的躯体?

这里跟大家分享上图四个产品,几个很深的感触。(观点仅代表小墨个人意见,大家佛系讨论)

1.当你看到上图的U盘的时候,其实小墨买回来,没用多久就坏了。而且携带不方便。

2.而口红,身边很多朋友反馈的体验都有点尴尬。觉得品质与价格没有匹配的上。

3.一个端午节的香囊,售价近元,小墨想知道,你要大家为何埋单?

4.这个其实是小墨最近非常非常痴迷的一个文创作品《非人哉》,无论从人物设计,周边开发,其情节设定,都非常有趣可爱且贴近现代,但淘宝一搜,周边很多,但是销售数据却不是很乐观,总结是推广力度不够。

下图送上小墨自己房间里的小小一角的摆设。

综上所述,可以简单的得出几点:

1.产业问题:国风文创产业处于萌芽期,其实对于现在的大环境很多的人都对国风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推广国风处于懵懂期,所以对整个产业的前景也好,作品也好,都抱有难以理解的态度。

2.作品本身:众多的国风创作者都是在情怀销售,而忽略了产品本身的使用价值与对消费者感官需求,实际收益,这一点其实外国人做得很好,我既然卖你情怀,又确保品质与产品实用性。

3.市场环境:国民本身对中国制造的产品都缺乏信心,众多企业身处信任缺失的市场环境,好的产品销售的第一关卡不是推广,而是来自群体对国企本身产品品质的信任感。

4.载体问题:小墨这段时间也想着开发一些好的产品,但是无奈,没有专精的设计师,没有专注的合作企业,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很小众的东西。如果去投入,可能会让个人或企业本身的生存出现问题。

行业新兴产品鸡肋,市场认知低,缺乏载体。可以说目前撑得起来文创的单位,都必须有国家在背后做推力,但,孤掌难鸣。

国风文创的推广,不仅仅需要大家的支持。也希望各大企业争气,以更好的品质去回馈给我们的国人。这里忍不住给我们的标杆:华为点个赞,虽然它不在文创行列,但是确实是国风科技的一大豪杰。

最后,也想听听大家的看法,您对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国风文创产品,是怎么看待的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