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学子沐子欣写给我的老粉以及未来前

北京哪个白癜风医院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先自我介绍一下吧。我是一个传统文化爱好者,一直以来都想要为中华复兴尽一份力。

近几年国风的热潮我们有目共睹,无论是电影动漫、音乐舞蹈、电视综艺,还是我们身边的生活用品,都逐渐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这些都是我们中国青年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切认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觉醒。

然而,这份自信真的够吗?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国风?相对于偏向古典文学的国学,国风是传统艺术的一种新式表达,是一种处于古与今、雅与俗之间的存在。国风的形成跳不过“国”这一步,只有领略了“国”之后才会有华美的“风”存。但是,现在我们印象中的国风却更多地指向了“风”,作品中加两句不知所言的古诗、设计中加几个不合时宜的纹样、穿一件不知朝代的汉服,就是国风了吗?如果连我们这些所谓的传统文化爱好者,都不知道这些传统元素到底是什么,那我们的文化自信是不是就太脆弱了?

无国不国风。国风背后必须要有深厚的“国”作为依撑,我们向往的文化强国才能真正强得起来。所以,我想要去学习“国”的部分,想让自己的“国风”自信有更厚实的基础。但我却发现,我们在现在流行的渠道上获得的传统文化知识,大多都是碎片化的、浅显的、偏娱乐向的,能学到的东西远远不够。所以我想要自己动手,希望用我理工科生的思维,搭建一个系统化的中国文化知识体,给大家真正的文化自信。

然而,是我太天真。今天已经是我全职做自媒体满天的日子了,也是我裸辞1年又12天的日子。那一天,我脱离了那个每天都在做着无意义的修改、只能沦为甲方工具人、硬撑了五年的设计狗身份,回到了自己的生活,满怀希望地开始学习。从学历史、学视频动画、学平台运营,再到真正开始学文化知识、写文案、制作视频,我花了快6个月才终于发出了第一个视频,然后是基础的国学科普系列以及系列,但现实是,这些作品都石沉大海,几乎没有回响。

为了拯救自己,我开始上短视频制作的课程,老师告诉我,我的每个视频信息量太大,要拆碎了讲;我想做的东西太多了,要专注一项或者真人出镜打造人设;我的内容太干太深了,一定要生活化讲故事简单点;我的选题太小众了没有热度,要多蹭热点;我更新频率太慢了,起码要一周三更。所以,在开始做自媒体的天后我就改版了,制作了更偏向大众生活的民俗文化短科普系列。如今又过了天,可哪知视频的流量却更加惨不忍睹……

其实我现在最担心的,并不是流量,而是我的初心。感觉越做越没有底气,越做越焦虑。我时常问自己,现在做的内容真的是我想要的吗?如果只是零散化地找资料再蹭热点输出,这跟我之前排斥的那些自媒体有什么区别?就算我按这种模式做成大V了,那真的是我想要成为的人吗?

我又回去看我的第一个视频了,记得当初我说过,如果以后感到迷茫或者难以坚持的时候,就再去那里看看。是的,当初选择做视频,是为了通过输出倒逼自己输入,让自己打好“国”的基础,同时通过分享让知识更有价值,而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刻性才是我最想完成的学习目标!

为了探索未来的路,我又去找老师了,但这次,我找的是人生规划师。我跟老师聊了我的初心,他很支持我的想法,并对我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认为我非常适合这个方向,这让我摇摇欲坠的自信心又回来了点。同时他还建议我,最好从我初心的初心出发,这样就能获取更多坚持下去的力量。

关于我初心的初心。其实这一直是我不敢直接公开说的事。为什么我会喜欢国风、喜欢传统文化呢?这就得说到一个人,一个影响了我整个后青春时代的人——张艺兴。

可能我的老粉会诧异,这看起来好像毫无联系嘛!但在现实生活中,我身边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我喜欢张艺兴,兴迷甚至成为了我身上的首要标签之一。我喜欢张艺兴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他的音乐舞蹈性格外貌,更是因为他的梦想与态度。他想带领华语音乐走向世界,想在全世界最好的音乐舞台上代表中国人领奖表演,想让更多人能喜欢上中华文化,想让我们的文化能走遍世界!最重要的是,他的这些梦想也都是我非常想实现的愿望。而且,这些他都不是说说而已,他正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在朝着梦想前进。无论是他的Mpop音乐舞蹈舞台,还是要努力刮起“中国风”的染色体(大型娱乐经纪集团),以及最近推出的世界观宏大的《太阳纪》小说IP,这每一个版块,他都融入了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他正努力通过融合创新助力文化复兴!

深受感染的我也想要努力为中华文化做点什么,可是一个理工科出身的连历史都搞不清楚的如此平凡的我,又能做什么呢?之前一直没有谈到艺兴的原因,也是觉得自己还不够优秀,不想给他丢脸。意识到了自己知识的贫瘠,所以我想学习,我想成为一个文化人,于是也才有了过去这一年多的经历。

每一次自我反省与调整都是人生成长的机会。走了一年的弯路,该回正轨了。曾经我一直说想要系统梳理中华文化,但事实是,对于目前的我来说,这是不可能的,没有人能先系统学完一个东西再去系统地输出。正确的学习路径应该是,在学每一个分支时就不断输出,不断积累,不断内化成我个人的知识结构后,才能慢慢摸索到规律,才能呈现出系统模块化的知识体。

所以接下来,我会沉下心,从零开始,去零散化,以系统学习传统文化为主要任务,尽量1-2天输出一点学习笔记和感悟。之前我总是因为我的完美主义在视频制作上花费很多时间,之后我会努力做减法,把更多的精力花到内容上。所以近期的输出可能会以图文或音频为主,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应该也会做语音视频。至于真人出镜,也许哪天兴趣来了再次尝试也不一定。

同时为了保持热情,我会在系统学习的过程中整理一些张艺兴所涉及的传统文化知识,包括山海经、四大神兽、炎黄子孙、霸王别姬、十面埋伏、敦煌飞天、中医草药等等,这也是我一直以来想做的事情,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张艺兴,看到张艺兴想要表达和宣传的东西。当然,好的国风内容输出者也不止他一个,我也会记录和转发我看到的一些好的国风作品,或者相关的学者、历史人物、书籍等等,主要内容就是学习整理和分享传播。

当然,学习毕竟只是打基础,更重要的是运用。传承、融合、创新,这才是我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正确热爱方式。除了张艺兴,我还有一个我这辈子最最最最最钦佩的人,就是毛爷爷。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毛爷爷更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问家。虽然出身贫寒,但他却对知识有着永无止境的追求。从经史子集到稗官小说,从逻辑美学到科学技术,毛爷爷博览古今、涉猎广泛,几乎无所不读。正是拥有了如此强大的知识储备,他才能灵活运用,为我们经世济民的大事业服务。而我在吸收到足够深厚的“国”的内功后,也希望能把这些运用到“风”的部分,为中国社会文化,或许是艺术创作、文化教育、经济科学,甚至人类文明,做出更有价值的贡献。也不知道那时候染色体还招不招人,未来无限大,我们一起助力文化复兴呀!

虽然这一切现在看起来还非常遥远,但从终身事业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件非常有价值非常值得我去做的事情。一切皆有可能,而这一切的开端,就是学习。

重新介绍一下吧:我是

国风学子沐子欣,一个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之路上永远探索的学习者。

PS:因为版权的原因,我不得不把原来的名字“沐子心”改为“沐子欣”,大家以后可以叫我欣欣啦~

对于像我这样没有资本、没有背景、没有高学历的普通人来说,读书学习应该是最扎实、回报比最高、最没有风险的出路了吧。但说实在的,要系统性深刻性地学习传统文化,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给自己前期定的期限是3-5年,至少不少于3年吧。以下是我这几天给自己准备的第一轮书单:

以上都是我目前选的基础读本,如果你有更好的选择,欢迎推荐啊~

关于输出的部分,我会在全平台发送我的读书笔记。如果你也想要和我一起学习,或者想来监督我,可以加入我的免费知识星球,我们一起成长进步。

能没有杂念地沉浸学习,是人生一大乐事,但终究还是有个逃不掉的难题:生存问题。已经吃了一年存款的我,接下来还要面对一段,可能更加没有流量反馈的漫长时光,所以我不得不降低现在的生活成本,尽可能活下去。希望上海疫情快快好一些吧,这样我就能换个偏一点的安静的地方,搬家会花费点时间,所以近期更新可能会没有那么频繁。至于存款能让我撑多久……边走边看吧,我不相信在我读了那么多书后,却还是落得一个穷困潦倒的地步。我相信文化就是宝藏,知识就是力量,我相信长期主义的价值,我相信我会慢慢摸索到一条适合我的生存之路。坚持读书,坚持学习,努力去突破自己的圈层,打破人生的壁垒,成为自己真正想成为的人。

今天是年4月8日,是张艺兴出道十周年完成约定回家的日子,也是我归零重启再出发的日子,是结束也是新的开始,对于我们都是。在这个节点写下这一段,就是希望我的老粉、家人朋友、老师同学,以及未来前来考古的你,能理解我的选择,明白我想要做的事情,也是希望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前行。同时也希望能记录自己的初心和规划,给未来的自己更清晰的道路和更强大的勇气。脚踏实地谋发展,努力努力再努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