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国风 >> 国风简介 >> 国风周南桃夭

国风周南桃夭

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同在 http://nb.ifeng.com/a/20180507/6557031_0.shtml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是一首祝贺新娘的诗。

全诗以桃树的枝、花、果、叶作为比兴事物,衬托出新嫁娘的年轻美丽以及成婚的快乐气氛。“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不仅是“兴”句,而且含有“比”的意思,这个比喻对后世影响很大。古代诗词小说中形容女子面貌姣好常用“面若桃花”、“艳如桃李”、“人面桃花相映红”等词句,可能就是受了《桃夭》一诗的启发。

桃树的特点是先开花、后结果,次生桃叶,诗人按此顺序,由花而果而叶,取以对新娘进行祝福。‘有蕡其实’,形容桃子多又大,隐喻其生子之多。子孙满堂,所以能和睦家庭,带来福运。‘其叶蓁蓁’,形容桃树茂盛,代指其有荫人之德。妇有贤德,所以能和顺其室家。诗中室家、家室,具体的含义不同。室家,重在室,指的是夫妇所居住的卧室;家室,重在家,说的是一门之内的家庭。无论室家、家室还是家人,新娘集美丽、荫德、多子于一身,全家往往和睦顺遂。

此诗的叠字‘夭夭、灼灼、蓁蓁’形象而优美。为使词语灵动,避免板结,诗人把另一叠字“蕡蕡”写成了“有蕡”。这种用“有”作单音形容词之前的语助,形成别致的叠字,是《诗经》中的常用方法。

三百篇的第一篇是《关雎》,讲的是一个青年男子爱上了一个美丽的姑娘,他日夜思慕,渴望与她结发为妻。

第二篇《葛覃》,写女子归宁,回娘家探望父母前的心情,写她的勤、俭、孝、敬。

第三篇《卷耳》,写丈夫远役,妻子思念。

第五篇《螽斯》,祝贺人多生子女。

第六篇,即《桃夭》,贺人新婚,祝新娘子“宜其室家”。

以上是三百篇的头几篇(除掉第四篇),它们写了恋爱,结婚,夫妻离别的思念,渴望多子,回娘家探亲等等,可以说把婚姻生活中的主要问题都谈到了。写尽了爱情与婚姻生活的各个方面,说明家庭和婚姻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人们生活的期盼,也是统治者的希望,所谓“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说白了,就是建立在“宜家”、“宜室”、“宜人”上的“宜国”。

不管怎样,“桃夭”是中华民族延续到现在的喜庆与祝福,就是今天,我们也同样祝愿着如桃花般的女子,“之子于归”,能够生活美满,家庭幸福,“宜其室家”。#婚姻情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