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年,“大象台”河南卫视用其出品的诸多精品国风节目,一次又一次地刷榜热搜。
先是在今年的河南春晚上,《唐宫夜宴》让无数观众为之倾倒。
到了端午晚会,河南卫视的《洛神水赋》火遍全网。
再之后的七夕晚会《七夕奇妙游》上,河南卫视的节目《龙门金刚》惊艳众生。
与此同时,小星我不禁担心:河南卫视如此高质高量地“密集”输出国风节目,就不怕会提早迎来灵感才思枯竭的一天?
然而,河南卫视却用中秋晚会《中秋奇妙游》做出强有力的回应!
附带多嘴一句——这一回,《人民日报》可是早早就主动为《中秋奇妙游》打起了宣传,有图有真相:
前言“大象台”河南卫视的中秋晚会《中秋奇妙游》由10个节目组成,并通过一位生活在古代洛阳的女性晓月的视角展开。
具体内容上,《中秋奇妙游》的节目以民族国风舞蹈为主,并兼顾武术、戏曲、器乐、书法、创意节目和歌曲类节目。
下面,诸君就随小星我一道来看看吧!
《秋月稷》中秋之夜,晓月来到洛阳的大街,同游人一道享受盛世的繁华。
循着晓月的指引,我们相继见到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皮雕,白马寺的金银器制作工艺……
至于华夏祖传的捏面人和月饼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接着,伴随着鼓声,华丽的《秋月稷》歌舞庆祝节目正式隆重上演。
但见火龙飞舞,流光溢彩,好一个欢闹的中秋月夜!
《鹤归来兮》鹤舞自古就是大型宫廷歌舞“五方处容舞”中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后来鹤舞流入民间并经过改良,自此风靡数千年。
河南卫视推出的《鹤归来兮》同此前的《龙门金刚》类似,都是真人演员同虚拟背景舞台的结合。
但见节目里舞蹈演员化身为白鹤,翩跹起舞,期间大诗人刘禹锡的《秋词》逐字逐句浮现于屏幕上,那种满溢的国风意蕴,简直绝了!
《少林·功夫》国人皆知“天下武功出少林”,而嵩山少林正位于河南。
于创意上,《少林·功夫》类似前述《鹤归来兮》,同样是将真人舞蹈演员同虚拟背景结合,并且不少镜头的转换比如武僧的练武场面凝结成观音殿壁画这一幕可谓颇具匠心。
于主题上,《少林·功夫》巧妙地将中秋同华夏武术文化融为一体。君不见众多武者的动作矫健有力,行云流水,为中秋带来了几分阳刚的驱邪迎吉之意?
《戏韵》顾名思义,该节目聚焦中国源远流长的戏曲文化,毕竟河南曲剧天下知名,更在年10月入选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戏韵》里,晓月穿越到一家戏院的后台,如此让观众领略戏曲的种种幕后相关。
颇值得一提的是,本节目里出场者都是现实中的戏曲大拿,包括但不限于李派武生、荀派花旦、叶派武丑、余派老生、谭派老生、张派青衣、杨派武生,连同京剧脸谱技艺、戏曲盔头制作、京绣技艺等传承人……
接着,戏台隆重上演“嫦娥奔月”,所谓“点睛”,莫过如此!
《墨舞中秋帖》这可能是小星我最欣赏的一个节目。
这一回,晓月梦游东晋,见证大书法家王献之创作出传世经典《中秋帖》。
要说本节目的精巧就在于,伴随着王献之落笔,墨点化作一个舞者,后者随着王献之的笔锋游走而灵动起舞,如此将书法同舞蹈完美融合起来!
“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大唐行者》看到这个节目的标题,你是否有所联想?
没错,它所聚焦的,正是唐玄奘万里取经的传奇。
节目以一位胡人对中原的拜访为开始,唐玄奘的跋山涉水为主体,最后又以玄奘的诗词《题西天捨眼塔》收尾。
“不困行苦过人表,岂得光流法界明”。
《豫见》这个节目用一句话足以形容:属于民族乐器的“交响音乐会”。
没错,演奏者所使用的乐器包括但不限于二胡,唢呐,笛箫,箜篌,阮咸琴……更妙的是,它们的演奏技法也不局限于古风,我们甚至能从中分辨出些许当代的流行乐韵律。
非但如此,伴随着作为背景舞台的虚拟场景变幻,我们时而来到科幻风十足的未来都市,时而梦回充满诗情画意的幽静竹林。
古代与潮流的碰撞,传统与流行的交汇,尽在不言中!
《和》晓月来到明朝,亲历抗日名将戚继光同正一先生的棋局对弈。
棋局之外,是戚继光和正一先生的谋略对决。
棋局之内,两位舞者分别代表黑白阵营,以华夏源远流长的太极拳展开交锋。
随着棋局的攻守局势演变,两位舞者的较量亦时而激烈时而和缓。
最终,这场棋局以“和”告终。
《若思念便思念》这是晚会上唯一的明星演唱节目,而献声者是知名歌手周深。
周深无疑是近年来最炙手可热的歌手,而配合《若思念便思念》那唯美的MV布景,周深用空灵澄澈的歌喉,诠释了天下芸芸众生对亲人的思念。
“人若思念便思念,终会相见。”
《广寒宫》节目的最后,晓月顺利同家人团圆,一家人和和美美地赏月,共度中秋佳节。
正是在这最后的节目里,我们不仅看到嫦娥,看到广寒宫,还能看到太空里的人造卫星,甚至是“兔女郎”伴舞,中国宇航员出镜的场景……
毕竟,我中国可是一个文化传承数千年的泱泱大国啊!
结语看完河南卫视的《中秋奇妙游》,惊喜之余,小星我不由感叹:在传播华夏传统国风文化上,河南卫视果然依旧是“最靓的那个仔”!
愿这样的王炸节目在未来只会越来越多!#河南卫视中秋奇妙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