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京剧方舟票房”已近18年,各位成员不忘初心,爱戏听戏,谈戏唱戏,坚持每周活动,因为疫情而有所停滞,但成员们仍然克服困难,通过线上线下各种方式进行交流。
值此年元旦来临之际,祝各位成员新年快乐安康!祝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京剧方舟票房”的朋友们新年吉祥!祝早日战胜病毒恢复正常,祝各条战线蒸蒸日上,祝伟大祖国繁荣富强!方舟票房活动唱段回顾京剧方舟 据说“鑫福班”在就灌有京剧唱片,也许是可查考的最早的。“南方四大名旦”之一的小杨月楼早年学老生,在童伶时代就灌制了不少唱片,其中就有《文昭关》,当时只有13岁。
“汪派”传人王凤卿长期与梅兰芳合作,而郭仲衡则与程砚秋、尚小云合作较多,也灌有很多唱片。
有朋友在留言里谈到王泊生的《子胥逃国》,这张唱片就是《文昭关》,而且也是“十三一”的唱法。
年中国唱片厂为中国戏校、北京戏校、上海戏校的一批优秀毕业生分别灌制了唱片,也展示了解放后培养的新一代京剧接班人,其中有上海戏校的李永德、王小麟(王啸麟)的《文昭关》。
在上世纪80年代,留下《文昭关》录音资料的还有:
梁庆云(~),11岁起学习京剧,拜鲍吉祥为师学余派,四十年代后学习杨派,得到杨宝忠的指点。 李鸣盛(~),13岁就登台演出,其父李华亭是京剧界出色的管理人才,曾协助杨宝森办起了宝华社,所以近水楼台把给杨宝森吊嗓子的琴师李长清请到家中给儿子吊嗓说戏。 蒋慕萍(~),年拜杨宝森为师,专工杨派。 梅兰芳大师的女儿梅葆玥(~),从小跟李桂芬学戏,后又拜了陈秀华、王少楼为师,潜心学习余派。在“杨派”的形成过程中,其堂兄杨宝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杨宝忠(~),3岁学戏,12岁登台,以“小小朵”艺名演于北京。年拜老生余叔岩为师;年拜弦师锡子刚为师,从此正式改为琴师。先为马连良操琴,后长期为杨宝森操琴,与鼓师杭子和一起,成为辅佐杨宝森的“左膀右臂”。 杨宝忠曾专门受邀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教唱“杨派”,并灌制了伴奏唱片,还培养了很多琴师。可以跟着唱哦!
“京剧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