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国风塑业变身国

北京痤疮哪个医院好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306248.html
北京痤疮哪个医院好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306248.html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讯走进国风PI研发实验室,只见不同的液体在瓶瓶罐罐中晃动,各种研发仪器闪烁、嗡嗡作响,研发人员正在有序忙碌,开发超低介电损耗聚酰亚胺(MPI)薄膜。“这是5G通讯高频传输天线的核心材料,目前国内MPI薄膜产品还处于空白阶段,全部依靠进口。”国风聚酰亚胺研发实验室副主任史恩台介绍道,国风正在研发的新品,将能填补国内这一领域的空白。

事实上,作为一家工业制造业企业,国风新材从事功能性薄膜生产制造已有20多年,如今发力高科技、高端的电子级聚酰亚胺薄膜产品,“国风塑业”已然变身“国风新材”,这也是改革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一个缩影。

成立新材料研究院解决“卡脖子”难题

聚酰亚胺,英文简称“PI”,被广泛应用于通讯、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柔性显示、航空航天等领域,但其产业及核心技术长期被美、日、韩等国垄断,被公认为是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三大“卡脖子”关键高分子材料之一。在经过一系列自主研发等前期工作之后,年,国风正式启动年产吨高性能微电子级聚酰亚胺膜材料项目建设,并于年6月份顺利产出第一卷国风牌PI膜。

“令人振奋的是,我们生产出的PI膜,不仅出产后顺利面市供货,而且凭借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支撑,部分产品先后通过欧盟和美国认证,品质达到国内领先及国际头部企业水平”。谈及此处,国风聚酰亚胺薄膜分公司技术负责人孙善卫脸上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年,他们又成立国风新材料研究院,组建研发“突击队”,着力开展前沿技术和“卡脖子”难题研发,加速推进企业向战略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

图为:PI“黄金膜”生产线顺利开机投产。

创新组织机构改革,成效同样令人喜悦:聚酰亚胺设备开机投料到第一款产品(柔性覆铜板薄膜)稳定生产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在国际国内同行中堪称奇迹;遮蔽性PI黑膜快速研发成功,研发周期创下行业最短记录,产品关键性能达到了杜邦同类产品水平,综合性能优于国内同类产品;聚酰亚胺碳基膜产品小批量供货,成为国内第一家当年试产、当年定型投放市场的企业……

产学研合作助力高质量发展

PI材料是新型显示和集成电路领域的核心基础材料,PI高端材料的短缺是我国芯屏领域发展的痛点,一直以来基本被国外企业垄断。

国风新材为破解芯屏领域PI材料不能自主生产的难题,携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开展新型显示柔性衬底用PI浆料、集成电路领域PSPI光刻胶、柔性线路用TPI热塑性复合膜核心技术研发。产学研合作,目的在于破解“卡脖子”难题。此外,国风新材还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建了功能膜联合实验室,开展光学膜涂布技术开发。共建联合试验,进一步加强科技资源与市场紧密对接,通过产学研协同发展,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如今,企业聚焦核心业务,不断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年公司研发投入约余万元,研发经费占企业营收比重约4.15%。研发投入成效显著,公司第一个中心实验室、首个PI净化实验室、首条PI试验线、首条涂布试验线相继或即将建成,创新平台综合研发能力位于行业前列。

凭借在PI产业出色的研究和实践,国风PI项目现已被列入安徽省首批新材料项目、安徽省制造业重点领域产学研用补短板产品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合肥市战新材料产业规划之中。截至目前,国风铭传路厂区已有4条PI生产线全面建成投产面市,且实现国内最大宽幅PI生产线量化生产。

如今在国风研发办公楼四楼第七会议室北墙上,一张张项目建设进度横道图一字排开,挂在墙上的,除了PI等新项目外,还有不少关联新材料产业项目预备上线,让人期待!

汪中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吕欢欢

编辑张大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5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