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
国
GUOCHAO
从风靡网络引发无数模仿的河南春晚节目《唐宫夜宴》,到直接带火了蓝绿配色的舞剧《只此青绿》,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到闭幕式上的“折柳寄情”,中国元素的美又一次次惊叹了世界。
汉服出行、国货美妆、民乐新奏、中式茶饮、潮玩手办、非遗传承……各行各业都在争着融入中国文化元素,中式审美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姿态展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年轻人眼中,“国风”不再是枯燥古板的传统符号,而是一种新鲜的生活方式,一种表达态度的文化浪潮。
用国潮的方式解锁大渡口,将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潮流画卷呢?
传
统
历
史
邂
逅
国
风
美
景
汉服穿越中华美德公园
阁楼拱门、青石阶梯……坐落在大渡口区文体支路的中华美德公园,有中式古典美景,是翠鸟等许多珍稀飞鸟的栖息地,更是近几年颇受汉服爱好者喜爱的拍照取景地。
“这里拍照特别出片,到处古色古香的,有好多精致的小景,拍汉服照有种时空穿越的感觉。”在中华美德公园里,90后姑娘彭梦瑶身着汉服,手持团扇,头发梳成高髻,格外吸引眼球。
在大渡口经营汉服体验馆的摄影师苏弥说:“我几乎每周都能接到来中华美德公园拍照的订单,有些人甚至是从南川、江津专程赶来。”
不仅是中华美德公园,在“公园之城”大渡口,还有许多不同风格的公园正吸引着许多汉服爱好者前来打卡拍照,演绎出“公园大渡口、多彩艺术湾”的独特风情。
古镇听风感受时光印记
义渡古镇自清光绪年间就是连接长江南北交通的重要节点,傍古镇而过的老成渝铁路上,曾经奔驰着一列列满载时光印记的绿皮火车。直到马桑溪长江大桥通车,这里才渐渐卸下“枢纽”的重担,回归宁静,成为大渡口区标志性的旅游景点。
家住龙头寺的李女士在游玩时感叹:“走进义渡古镇,仿佛走进了时空的交汇处。铁道上偶尔有绿皮火车驶过,悠长的鸣笛声把我带回童年,古镇里随处可见创意涂鸦,伫立在古典建筑中的雄伟大桥,传统的典雅和现代的潮流就这么完美地糅合在一起,让人仿佛经历了一场时空穿梭。”
未来,义渡古镇将进一步营造国潮氛围,以音乐产业为主线,以亚洲音乐孵化基地为目标,通过以“音乐+”为主题的活动,招引文创品牌,音乐主题酒吧、音乐主题咖啡厅、音乐演艺、音乐孵化培训、音乐艺术展览等音乐相关品牌以及其他音乐主题新业态,打造独具特色的音乐小镇。
文
创
设
计
演
绎
国
潮
新
风
老厂打卡领略混搭奇趣
位于大渡口茄子溪街道的重庆石棉厂创建于上世纪“一五计划”期间,在前苏联援建专家指导下建成。如今,旧厂房的主体建筑被重新修缮,并用现代涂鸦进行装饰,成了“艺度创”。这里有不少独具匠心的创意雕塑,配上特色小店,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混搭奇趣。
在这里,文艺气息会夹着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一进大门就能看到一幅上世纪80年代风格的大海报——“为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这个拥有70年历史的老厂房,红砖墙、爬山虎、郁郁葱葱的老树……随手一拍,都像一张回忆感满满的老照片。艺度创有很多适合拍照的涂鸦艺术墙和雕塑,是很好的拍照外景地。
一边是充满年代感的工业建筑,一边是新诞生的创意作品,强烈的反差让老厂房焕发出了新活力;工业混搭艺术加上岁月的沉淀,让这个拥有厚重历史的老厂获得了别样新生。
文创添彩传播义渡魅力
大渡口区博物馆总面积为平方米,展厅面积平方米,藏品总量余件(套),珍贵文物68件(套),常年展出文物余件(套)。内设基本陈列《义渡千秋——大渡口历史文化陈列》和临时展厅两大部分,基本陈列展厅由“溯源探踪巴地撷珍”“水埠流韵义渡扬名”“壮烈西迁十里钢城”“设区建制蝶变新生”四部分组成,辅助有场景复原、度环幕影院、虚拟解说、手语讲解等展项。
大渡口区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馆内的文创产品有帆布包、抱枕、书签、相框等,都是将“义渡”文化融入到文创产品中。
从摸得到的实物到看得见的创意,从功能性定位到文化品位,从有趣的表现形式到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创产品不断“上新”的背后也体现了大渡口区博物馆对传递历史文化的“上心”。如今,越来越多的文创产品已经走进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来 源:大渡口发布记 者:黄兰清师瑶编 辑:唐洪琼美 编:赵倩责 编:杨蓉审 核:张韬总值班:冯勇总编辑:王涛声 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