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调控放松潮来袭,还有哪几个城市很快会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https://www.centrechina.com/biz/94694.html

最近楼市的主旋律,就2个字

松绑

如果说11月之前各座城市的房产调控放松还需要遮遮掩掩的话,那么11.11深圳豪宅税新政之后,楼市调控放松来到了一个新高潮。

历数近15天调控松绑的新闻

11月22日,广州限购政策微调11月25日,成都天府新区限购定向放松11月28日,青岛城阳区、黄岛区变相放松限购11月29日,佛山放松限购,人才购房零门槛12月3日,中山限购放松,首套房零门槛

虽然大家或多或少还借由“人才购房”的名义来抵消舆论的压力,但是房产调控放松的广度和深度比之前已经有了前所未有的推进。

在过往的大半年里面,二线城市的限购放松最多也就是在远郊操作操作,比如南京的高淳,虽说挂了南京的名号,可实际上离南京主城区有60公里,南京人去一趟马鞍山也就40公里,两相对比,你就知道高淳的放松其实并不算南京限购放松。

到了11月下旬,各大城市都开始在核心区头上动土了。

天府新区和高新区算是成都上一轮楼市大涨的发动机和领头羊,成都的分区限购就是针对这两个区,结果这次花式松绑居然从限购最严的地方开始了。

佛山的限购放松也是如此

在我市工作、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或中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的人才,首套购房不受户籍和个税、社保缴存限制

本科学历也许难搞一点,但是中级证书可就真的不难了,只要你有心,佛山全境的限购几乎不存在。

到了中山,就更加赤裸裸了。

外地人购买中山首套住房仅需提供下列3项当中任意一项1、提供半年纳税证明或社保证明;2、提供工作证明+有效参保证明(无时限要求,1个月即可)3、劳动合同+工作证明(无时限要求)

后面两项说白了,不就一张纸么~

要书童说,最近真的是变天了。

这点书童在11月18日的文章《楼市调控转向,新一轮刺激即将到来》当中其实已经说的很直白了。

深圳作为一线城市都敢给房产调控松松土,其他二线城市也不傻,自然要打这方面的主意。

如果二线城市联名写一封里加急血书给帝都的话,那么内容一定是这样的

爸爸:渔村三季度GDP增速几乎为0?粤海街道单挑美国?这都是造谣,哭穷!难道就他渔村经济下行压力大么?俺家更惨,都快揭不开锅了!此致敬礼你最最乖的儿子们

要知道,在中国,就不存在“下不为例”这回事

帝都爸爸敢给亲儿子深圳开个狗洞

也不好意思给其他干儿子说不

说到政策转向,书童不得不可怜可怜央妈

11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报告里明确提出,按照“因城施策”的基本原则,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单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这句话,央行的zz觉悟不可谓不高,算是积极响应了7.30中央政治局会议的精神。

可是到了11月27日,新华社旗下经济参考报头版文章所做的解读就明显侧重点就有所不同了。

经参报道说,房地产调控总体仍然偏紧,但是考虑到经济下行压力确实较大,接下来更有可能的是各地在因城施策的基础上适度加大主动权。

央妈的重点还是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经参头版的重点改成了因城施策适度加大主动权

一前一后两个相隔11天的表态侧重点已经有了明显的不同。

调控的氛围由从紧从严,变成了可以松松土。

因此书童说可怜了央妈

前一秒钟他还在表决心

后一秒钟领导就说小伙子不错不错

但是我们有了新想法

央妈于是只能在心里默念“去年买了个表”

聊到这里,书童估计读者老爷们现在最关心的就是自己所在城市下一步会不会放松调控了。

这里书童考虑了一下,不外乎2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就是经济好不好。

恒大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最近有一句话比较出名

——除了猪都是通缩

意思就是经济真的不好,看上去CPI急速破3,但是除掉猪肉的带动,CPI得变成负数了。

CPI是观察经济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依据,古往今来,中国美国都一样,通货紧缩的时代,经济肯定好不到哪去。

如果市场上每个人都预期未来经济大好

建筑公司抢水泥钢铁

钢铁公司抢铁矿石

鞋帽厂抢棉布丝绸

商品价格自然会大幅上涨

反之,大家都觉得经济形势不太好,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时候,商品价格才会下跌嘛。

总体上看,全国经济形势确实不容乐观。

具体到城市,深圳年三季度GDP增长仅0.5%一度被刷屏。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给出的理由很简单

年三季度深圳GDP为.31亿

年三季度深圳GDP为.11亿

简单的算术:(.21/.31)-1==0.52%

当然也有反对派提出,这种算法太哗众取宠了

正确的算法算出来深圳第三季度GDP增幅为5.15%

书童建议这里不纠结到底谁对谁错,咱们即使按照比较高的算法5.15%,也是吓死个人呐。

深圳改开建市40年,经济增速低于5.15%的屈指可数。

经济不行,总得做点什么吧。深圳今年修路修地铁已经是四面开花了,雨污分流也弄得有声有色,但是从效果看,还是不咋的。

于是还是得回到什么好用用什么的逻辑之上,11.11深圳豪宅税新政就是延续这个逻辑。

信誓旦旦喊口号要戒掉夜壶,可到了关键时刻该拿还是拿。

经济不好,用夜壶

用夜壶一时爽,一直用一直爽

不想做韭菜的读者老爷们,是不是觉得这样的场景有点似曾相识?

这里拿深圳这个经济优等生举例,然后我们可以推而广之。

大湾区内部,有了深圳做榜样,佛山、中山用起夜壶的速度和熟练度一个比一个6。

再扩大到全国范围内,由于深圳是全国重要的进出口贸易港口,也是连接香港的唯一窗口,许多内陆城市就是藉由深圳这个出口把产品销往海外的。

深圳的经济数据下降,未来一段时间必然连带着一大串城市的经济数据要下降。那些现在数据上看起来还挺美,可实际上面临巨大压力的城市会陆陆续续原形毕露。

届时,摆在当地政府面前的难题必然是

夜壶,用还是不用?

用,就得放松调控政策

大用大放送

小用小放松

这里书童就预测不到底是哪几个城市经济可能不好了,因为咖啡不好喝,查水表太危险。请读者老爷们盯着自家城市的GDP、投资增速这些个数据,认真瞅瞅,最近半年出现异动的城市,离调控放松就不远了。

第二个维度是房价最近跌没跌。

70城二手房房价涨跌走势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二手房数据显示,10月二手房房价环比下跌的城市数年内第一次超过了上涨的城市数,有35个城市二手房环比下跌,占了一半,4个城市价格持平,上涨城市仅为31个。

与年初3月小阳春时相比,下跌城市数从10个增加到了35个,而上涨的城市数从57个减少到31个。

显然,从全国的角度看楼市在走下坡路。

年12月冰山指数

从核心城市的房价走势上看,除了深圳、昆明的楼市挺火,更多的城市,像广州、太原、青岛、郑州正处在一片寒冬之中。

吃瓜群众们看到房价跌往往开心,可是地方政府不这么想。

以厦门为例

11月29日,厦门政府拿出4块土地拍卖,却只吸引来了7家开发商参拍。

到了竞拍环节,7家开发商发扬传统美德互相礼让,最终翔安地块被中南以元/㎡的楼面价拿下。乍看这个价格并不低,但是横向对比年一路之隔的世茂国风长安,差距就十分明显了。当时世贸为了吃下这块地,硬生生把楼面价抬高到了元/㎡。

从中南的角度,那肯定是开心,毕竟抄了世贸的老底,项目肯定赚钱,只剩挣多挣少的问题。

站在世贸的角度,妆都哭花了,周边项目的成本只有自己的一半,亏得底裤都没了,但是哭也没用,亏的底裤都没了也必须抓紧卖,要是等中南的房子建好了,那到时候连树皮都没得穿。

从厦门政府的角度分析,那就更悲剧了。

地价低,土地财政收入大减。

损失了世贸这个买家,估计世贸再也不来厦门玩了。

更为重要的是

地价腰斩导致房价预期降低

房价预期降低导致房企拍地时更加谨慎

房企谨慎导致地价继续降低

恶性循环一旦继续,那就...

罗圈话,书童不用多说,常看书童文章的老读者都懂。

用数据说话,除掉前面已经点过名的广州、太原、青岛、郑州,还有石家庄、济南、贵阳、珠海、中山、廊坊也都面临房价下跌的压力。

中山,你们都懂的,发令枪还没响,就先跑了。

剩下的事情,就是等着这份名单上面的城市决策者们是不是真的领会“各地在因城施策的基础上适度加大主动权”这句话了。

以前头上套了紧箍咒,不给你松

现在紧箍咒不念了,你自己看着办

说实话,经济形势不好、房价要跌的时候才是考验当地决策者是否真的要抛弃夜壶思维的时候。

经济好房价涨的时候,在台上夸夸其谈的,都不算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