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浓浓国风认识自然草木在中国湿地博物馆

随着螺旋回廊盘旋而上,一幅幅国风挂画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荇菜、卷耳、蒹葭、扶苏、芣苢……上面画着的,是各种出现在《诗经》里的植物,每个都透着浓浓的中国文化和中国风味,这是中国湿地博物馆近期推出的特展“草木有心——诗经湿地植物文化展”,以诗为媒,穿越古今,探究国学经典。

乐趣兼具科普

《诗经》特展国风“色香味俱全”

中国湿地博物馆位于西溪湿地一隅,是国内第一座以湿地为主题的博物馆。走进博物馆迎面而来的便是青翠树木,以湿地为主题的环境模型,为博物馆营造了浓浓绿意。穿越过序厅,来到中庭,你便可以看到诗经特展的挂画,引导游客来到三楼的专题展厅。

在这里,仿佛穿越到《诗经》里的古色古香的世界,各种鸟兽草木标本栩栩如生,犹如活了过来。30种出现在《诗经》里的湿地植物,在这里被详细地展现出来,标本加上古书手绘,一一介绍植物的名称、演变发展和生物特性。在每一种植物下面的翻一翻互动装置中,还有“草根文化代言人”“中国的母亲花”“生在大车前的救命草”等比喻,具有乐趣的同时又有科普性。

除了视觉直观的感受外,在展览现场你还能闻见草木自然的芬芳。展览上的一块展区内放置了一瓶瓶香薰,艾叶、莲花、肉桂、肉豆蔻、茯苓、决明子等等,各种香气唤起你的嗅觉,闻香识草木,这是另一种的奇妙体验。

在感官上体验之余,展览以食为天、以药愈疾、以形为美和以礼相祭四个板块,对《诗经》植物在饮食、医药、器物、祭祀中的应用进行展示。不少植物在我们餐桌上、中药里都是常见的,告诉我们国风其实就在身边,早就融入大家的日常生活当中。

《诗经》产生于以黄河流域为主的中原地带,在古代,这一地域的河流、湖泊广布。河流的多样性自然造就了物种的多样性。《诗经》中记录了众多河流湖泊和大量鸟兽草木,湿地博物馆的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这场展览,希望大家读懂《诗经》,这其中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了解字句,第二层是学习科普,第三层则是感悟自然。

线上云展厅领略自然

参与主题活动共迎亚运

而在馆内,同时展出的还有“发现身边的自然”湿地百鸟科普展,种杭州常见的鸟类“来”到了馆内,带领大家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认识和发现身边的鸟类。大家还可以通过手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1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