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决策层提供参考
“国潮”从字面释义来看简单明了,即“中国+潮流”,但其形式与内涵却丰富多维。
从年国潮元年开始,在“情怀记忆+市场共谋+国货的自豪感+国潮的大流量”的支撑下,一些国潮品牌开始在市场上翻江倒海。国潮仿佛成为天上掉馅饼的超级红利,形成了一种裹挟效应:国潮的定义,也从本土潮流品牌,扩展到了所有中国经典品牌的创新上,吸引了新一代年轻人。
具体来看,这一时期的国潮主要有以下特征:
首先,颜值即正义,以民族元素融入品牌符号为特征。国潮在表现形式上,通常既可以体现中国文化的复古中国风,也可以展示国际潮流的创新中国风,它巧妙地结合了仙鹤、祥云、山纹、古建筑、服饰、花框、花窗、插画等中国古典元素,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形成多姿的时尚潮流。
国潮之上,除了这些中国传统元素之外,还有中华文化经历五千年的孕育,在一定阶段形成的理念思想、风俗习惯及文化意识,这些元素和理念饱含着独特的内涵和审美方式,是我们民族所拥有的独特精神表达,可以体现出一种独特的气质。借助这些融入了民族烙印的传统文化,一些国潮品牌将他们发挥到极致,并体现在品牌logo、产品包装、市场营销等方方面面,成为品牌的符号。散发着古典主义的芬芳,国潮以高颜值,俘获了绝大多数追求时尚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心。
不难发现,中国传统元素是国潮品牌相对稳定的设计要素,它可以体现品牌视觉设计的内涵和思想核心。但是有些传统元素,粗暴地直接被印在产品包装上,生怕消费者不知道自己是“国潮”,过犹不及,不可避免造成了负面影响。
其次,以跨界联名为主要形式,以打造爆品为目的做流量牵引。国潮风盛行,而总结其普遍规律,除了上述传统元素的融合之外,另一大特征便是跨界联名,有的是和故宫等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博物馆遗址联名、有的是行业跨界,形成强烈反差感,吸人眼球。总之,万物皆可跨,事事皆可联。
随着品牌们在跨界上的脑洞越来越大,打造出了一系列让人意想不到的爆品。可以说,在注意力分散的时代,跨界联名能通过元素的相互融合增加品牌本身的立体感和纵深感,让广大消费者看到品牌的崭新形象,以达到打造爆品、聚集流量、强化眼球经济的目的。
第三,市场运作体现出瞬时性,追求短平快式的粉丝收割。不可否认,传统标签也好、跨界也好、联名也好,国潮崛起的方式,都是在试图引起年轻消费者的共鸣。而年轻人“喜新厌旧”的消费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国潮产品的市场运作往往体现出“瞬时性”,会在短时间聚焦大批粉丝拥趸,形成一品难求的盛况,但这种“短平快”的形式有可能会消耗粉丝对品牌的好感度。只有找到品牌内核精神与国潮的联系所在,成为消费者表达自我价值的载体,才能与消费者形成深度精神共鸣,“国潮品牌”也才能走得长远。
“时尚易逝,风格永存”。国潮是一个时代的兴起,也是市场阶段性发展的必然产物,国潮的兴起,带动了文化自信,盘活了传统国货。尽管过程可能有弯路,但国潮定会跟紧时代的脚步,回归品质、创新与理念,成就更多的可能性。
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