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摄影师用9个技巧,教你拍出大气唯美的

这篇摄影教程,是一篇关于心灵修练的文章,更适合喜欢拍摄国风系摄影作品的摄影爱好者,也比较适合正在学习摄影技巧的新手伙伴,如果你能坚持读到最后,相信定会有所增益

近两年的风光摄影中,国风系列摄影作品,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的喜爱,中国风摄影作品表达出了更加优美的意境、同时也表达出了摄影爱好者的一种精神层面的境界、诗韵;同时结合色彩的运用和变化,偶尔也能表现出一种寂寞或哀愁的情感元素。

那么中国风摄影作品的特点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我们来一起讨论交流下,说到中国风,会让我们立刻想到中国古代的那种古风墨韵,无论是构图还是色彩都会给人宁静、唯美、复古的感觉,让人看到这样的作品时,会有一种想穿越到某个朝代的感觉。

中国古代风格的一些大师级作品,经常会以梅花、桃花、荷、竹、鸟、牛、山水、雾、古亭或古建筑等元素作为绘画主体,从而表达出较为深意的意境和对惬意生活的向往;因此在现代更多人会使用摄影的方式,同时结合后期的色彩调控来表达自己创作出的中国风摄影主题。

比如我们经常在欣赏一些带有古风元素的摄影作品时,会不由自主地发出感叹,会不由自主地说这照片好有意境超有感觉这样的话。说到感觉这个词,是人们对眼前的事物的一种无形的评价,也或许是内心过于激动和兴奋而一时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因此在中国风的照片中,“感觉”这个词语就成了对中国风审美的一种较为高深的境界的褒义词。

那么中国风的照片拍成什么样子才会让观众更有“感觉”呢?这将成为我们深入探讨的重点。

中国风摄影作品里有着诗情画意

如果你用心了解过那些大师级的国风画,或是中国风摄影作品,就会有诗画同体的感觉。借助前段时间一位国风摄影老师的话: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所以无论我们说意境还是感觉,都是让照片中有诗和画相通的元素。

说到这里我们再来简单地了解一下中国画的特征,如果我们去过一些古画画馆或是见过一些从古代传承下来的大师画作,你就会明白中国画更多会去强调的是人格化,画作不仅是物的形态的体现,更是心灵、心境的映射。借一位大师的话:我有孤心明月,则画面清净神明;我有淡泊明志,则画面空灵幽远。大家可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几句话表达的情感与深意。

想要拍出大气且高雅的中国风摄影作品,可以试试从这9个方面出发

1、意境的塑造

建议大家可以去看看那些中国风元素比较直观且有韵味的摄影作品,你就会感觉到这一优用的作品会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作品中有虚有实,阴阳结合,给人的感觉即朦胧又神秘,即清新又和谐,让人心情喜悦,也能让人心神宁静;即赏心悦目,又能引人神往,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种意境,也是一种拟人化的表达手法。

所以对于拍摄国风主题来讲,比如梅花类主题,我们就要首先理解梅花在中国人审美中的人格意义以及审美习惯,当我们明确了拍摄的目的之后,就可以从构图、用光、用色以及后期围绕着这个人格意义去进行创作;比如拍摄独枝梅花的孤独,也可以拍摄多枝梅花争春,或是表现出梅花在雪中不服严寒的倔强等。

2、国风摄影主题存在宁静之美

小编有个习惯,就是在心思焦虑的时候或浮躁的时候,总喜欢找一些中国风的风光摄影作品进行重复的观看,个人的感觉可以自己的心灵找到宁静的港湾,也可以让自己的呼吸变的平缓,从而使心情不再那么焦虑。

如果看过一些关于道家哲学的文章的话,有时候会有一种这样的感觉,就是中国风的审美就好像是以道家哲学基础的,因为道家强调虚静宁神,还记得入定这个词吗?一样要求我们在宁静中入定深思才能顿悟大道。

这里的静是哲学上的静,不是静止的静不能只理解字义,是指心灵的宁静、平和,甚至是放下索取和占有的欲望。当你理解这一点之后,想要拍出具有中国风的摄影作品就更加容易了。

那么在摄影创作中如何表现摄影中的静谧呢,其实很简单:

1、严格控制色彩的组成,不要有太多强烈对比的色彩,国风摄影作品中的色彩往往比较柔和且过度不明显,所以在拍摄时不要太花哨,色彩成分要尽量少,这也是摄影的减法之一。

2、构图时保证留白要足够多,这样可以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记得有个词叫宁静致远,就是这个意思,在照片画面中表现出柔和的层次,极简的元素与较强的空间感,这样可以给观众带来强烈的心理感受。

其实还有个补充,就是在拍摄的时候,你也可以灵活地去控制取景时的动与静的结合,因为有时候宁静也需要动态的事物来点缀和衬托,比如落花流水,飞鸟流云等都能衬托摄影师想要表达的动静之美。

3、中国风摄影作品的内涵更容易让人入迷和神往

说简单一点我们可以叫这一点为内涵,或含蓄的表达手法,含蓄这个词也是中国上下年的传统文化里最具特色的词语;从中国古代的历史里,我们就能了解到先辈们在表达或传递相互间的情感以及对生活对社会对未来期待的时候,从不会直白的表达,而是会用那种比较内涵且含蓄的表达手法。

因此这种摄影创作的表达方法,就如我们在雾里看花花更美的情景,这种虚无缥缈更能引人注意、增强想象、令人神往;所以在进行中国风摄影主题的创作时,我们可以用这种朦胧含蓄且让人捉摸不透、想入非非的表达手法,这样更容易创造深度审美的目的。

其实摄影中表现含蓄朦胧的方法有很多,如控制前后景虚化、或多重曝光、或是人为地利用烟雾道具或是寻找云雾缭绕拍摄环境等等。

4、冷色调更能表达中国风的静寂之美

说到摄影中的静寂之美,除了画面本身要干净明朗,同时在色调的表现上更能表现一种,高处不胜寒的寒冷与静寂,更多的是表现心灵中的这种感觉,越是段位高的人似乎也越是喜欢这种感觉,哈哈,突然想到了武侠电视剧中的独孤求败,也好像领会了那些高段位站在至高点却又未知逢对手冷寂。

所以当你看多了中国风摄影作品,或是中国画,就会发现这些作品中的主色调多以冷色调为主,就比如水墨画本身就是冷色调的,这种色调对古人来讲有着较高的难度,完全需要手工去调兑。但在现在只要学会使用后期修图软件就可以轻松实现,所以对于摄影来讲,使用冷色调来表达中国风摄影作品就能更接近我们想要的意境,当然说中国风都是冷色调也不绝对,也有的时候会用暖色,不过出现的情况大多是冷暖交替的,这样更能衬托冷色的高冷。

5、让人感觉充满神秘的中国风作品总少不了孤独元素

这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达手法,说到孤独,就会和我们在前面谈到的极简的构图手法有些关系,当构图简洁到相对程度的时候,画面中的主体就会变得孤独且高冷,这也是中国风摄影作品的表现手法之一,不过说到搭配极简的构图时,我们也不能太墨守陈规,你也可以通过喧嚣的陪体元素来衬托孤独等等。

同时这种表达的方式多为以点带面的方式,所以在拍摄创作的时候,也需要摄影师调整自己的心态与想法,不要想着将你看到美景全都拍进一张画面里,正确的做法就是耐心的找到最合适的角度和拍摄点来完成我们的创作。

6、适当的留白与空间的控制,能让你的作品与观众形成无声且密切的互动

空间感总能给观众带来一种不同的美感,一张空间感比较合理的照片中,总能让观众舍不得转移视线。这就又要说到中国画中的留白技巧,的确是被古人运用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空间感优化到一定程度,就能深入观众的心灵,并在观众的心里形成一种空间美的感受。会让观众有种豁然通达,从而达到画与人之间的相通。所以对摄影来讲,巧妙的运用留白是表现中国风摄影作品空间的重要手法之一,当然还有虚实的运用,夸张的大小对比远近对比也是。

7、让摄影作品画面充满和谐,更能招观众喜欢

和谐应该是中国的核心文化,国家的利民政策也将和谐生活提高到了一定的程度,也是千万家百姓共同追求和期待的生活方式。所以在进行摄影创作中,追求和谐之美的表达,不仅能让观众心理平衡、感觉舒适,运用好了更能产生较好的意境。

再补充一点:这一点与构图也有紧密的联系,比如构图中黄金分割点是一种和谐之美,什么9宫格,三分线、对角线都是为了讲究合谐之美;所以构图的合理性与是每一位摄影爱好者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

8、还有一种意境叫归隐

这一点即跳出了构图的表达方式之外,更多的是来自意境的发现与创作,当然有时候也需要摄影师去用心布局归隐的意境,说到这里记得有句话大家可以理解一下: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

这里的归隐并不是让我们摄影师归隐山林,而是在国风摄影创作时,去发现归隐的元素和意境,比如最近比较火的小东江,黄山脚下的宏村,都是不错的拍摄归隐元素的国风景点。为什么会有很多人喜欢这种元素呢,其实很简单,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每个人的内心都会有精神需求,那么这种归隐的元素就是最后的精神避难所,可以让人逃避出那种生活及社会中的喧嚣和复杂,在精神上获得了足够安定和宁静。

所以对于摄影我们可以多去发现或创造一些这样的机会,拍出更有意境的摄影作品。你甚至可以用黑白色调拍展示你的摄影作品。

9、摄影师的心态也很重要

这一点也是创作中国风摄影作品中比较重要的一点,想要发现并找到最好的拍摄时机和角度,就需要我们自己首先控制好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归于平静,让自己的心神进入空灵的状态,从而去发现我们想要拍摄的场景和主题。

因为过于浮躁的心情是无法发现更多的美景的,也没有办法让你看清眼前的一切,就更不用想什么拍摄思路了。所以摄影也一样,一切归于内心也发自于内心。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可能拍出什么样的作品。

总结:想要拍摄出优秀国风摄影作品,其实一点也不简单,需要我们学习且让内心拥有更丰富的感受和知识,也需要我们拥有更加丰富的过往,这样才能对生活对摄影拥有更多理解和领会。说了这么多,其实个人也感觉对国风的审美艺术仍然感不足,仍然需要不断地努力和学习,个人的水平也太难诠释国风艺术之美。因此在这里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共同学习。#摄影构图#

本篇内容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各位伙伴能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064.html